战略轰炸机,是指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远程轰炸机。它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量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工具和构成核三位一体的一极之一。它既能带核弹,也能带常规炸弹;既可以近距离投放核炸弹,又可远距离发射巡航导弹,可做战略进攻武器使用,在必要时也遂行战术轰炸任务,支援陆、海军作战。作为“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是一个政治大国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即使在和平时期,它也具有不可小觑的威慑力量,任何一个大国都不会忽略它的存在。进入21世纪(2001年)时地球上共有五个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美国、俄罗斯、印度、中国、伊拉克(最后一架轰-6,于2003年战争中被毁)。

那么战略轰炸机的最大的克星是什么?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自古以来飞机跟雷达的关系,就像古战场上矛与盾的关系一样,飞机讲求的是隐身性能,而雷达追求的是可探测性,不管科技如何的进步,两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相互角逐,都希望能突破对方技术来孤独的存在,但是事实上却一直没有“常胜的将军”。

B-2作为一款世界上最先进的轰炸机,当然也免不了要追求超高的隐身性能,和超强的突防能力。如果战时,不幸让一架B-2突防成功,那后果就不敢想象。那要说轰炸机的克星的话,我觉得最主要的应该还是要归功于更先进的雷达,有了雷达先期的早发现目标,不管是我国的红旗系列、还是俄罗斯S系列的防空导弹,都能轻而易举的把它打下来。但是现在轰炸机携带的炸弹越来越先进,在不进入敌方防空区就可以执行轰炸任务,防空导弹难免会有鞭长莫及的尴尬。

除了防空导弹,对轰炸机能构成更大威胁的就是新式战机,因为轰炸机没有空中格斗能力,遇到战机就只有挨打的份了。但是实战中,轰炸机却是不会孤身入险境的,通常会在己方夺取制空权后,或者未夺取制空权时有战机掩护的情况下,才去执行轰炸任务。如果轰炸机被雷达发现的早,再有优质战机提前埋伏,就算来一场惊险的空中格斗,最终轰炸机的生存能力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未知数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