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编看来,品牌影响力是经过长时间的口碑积累形成的独特吸引力,比如提到日系车就会想到省油、提到德系车就会想到市场把控,那国产B级车有啥优点呢。其次,国内合资B级车市场也呈现出两极现象,一方面德系、日系的热销而另一方面其它品牌也在被消费者区别对待。

回看这几年国产汽车的表现,SUV产品在销量方面明显优于轿车,特别是B级车市场,几乎被合资车企垄断。自主品牌在SUV成绩斐然,除了站在风口上以外同样离不开超高性价比,可这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却在B级车败北。其实国产品牌并不是没有发力轿车,像吉利博瑞、长安锐程CC和广汽传祺GA6等都是不错的车型,可在雅阁、凯美瑞和迈腾等压力下始终没有出头机会。

面对B级车这块大蛋糕,任何汽车品牌都不会轻易放掉,前些年鉴于自身技术限制,销量差也只能自怨自艾,但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现在除了吉利博瑞系列还有些销量,其它可以说硬着头皮上。经济市场追求的是利润,一款带不来利润的车型还在卖,既坚持了产品完成性又能扩大品牌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恰恰是国产车欠缺的。在品牌营销方面,自主汽车一直比较弱势,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仅靠“爱国”标签如何能扩大销售量。在小编看来,品牌影响力是经过长时间的口碑积累形成的独特吸引力,比如提到日系车就会想到省油、提到德系车就会想到市场把控,那国产B级车有啥优点呢?

其次,国内合资B级车市场也呈现出两极现象,一方面德系、日系的热销而另一方面其它品牌也在被消费者区别对待。起亚K5、标致508L和雪佛兰迈锐宝等一直不温不火,即便改款后有了较大改动但效果一般。所以说,迈腾、帕萨特、雅阁和凯美瑞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德系日系的B级车已经比某个品牌更具说服力。

核心技术继续提升。某个大佬曾说过,汽车无非就是四个轮子加个沙发,其实发动机总成同样重要,而国产B级车在发动机上明显落后,油耗高就是一大槽点。德系、日系主流B级车百公里油耗能控制在7L左右,工况最低甚至能到4L;而国产B级车仅在部分混动车型上有过亮眼表现,但对比之下节油技术还是有明显差距。

最后就是质感差距了。小编说的质感并不是内饰用料和做工,相反这方面要比大多数合资车做得还好,但行驶质感就有差距了。底盘调教的差距,让很多国产B级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质感下降很大,直来直去的感觉像是A级家轿。造车技术需要积累,需要一段时间沉淀,国产品牌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