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烂种原因分析

花生播种后出苗前常发生烂种现象:一种是在未发芽时烂种,花生不能正常发芽;另一种是发芽后烂种,常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苗断垄现象。严重的烂种率高达20%,造成不同程度缺苗断垄。花生烂种原因颇为复杂,大体包括生理性烂种和病理性烂种两大类,两者很难截然区分,其中导致生理性烂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花生种子质量差

如果种植春花生,尤其是地膜春花生留种,生命力弱,抗性差;花生荚果在收获过程中遇连阴雨天气,花生果未能及时晒干,发生霉变;在花生果贮藏过程种受潮变质以及剥壳过早、种子变质等因素,都可使花生种子质量降低。播种质量差的花生种子容易造成花生烂种缺苗。种子没有精选,大小粒不匀或种皮有破损,播种后易烂种缺苗。

二.播种过早

特别是地膜春花生,每年都有因为播种过早而造成烂种缺苗的现象。花生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2-15℃,如果播种过早,会因温度低,满足不了花生发芽出苗的需要,致使发芽出苗的时间拉长,很容易造成烂种缺苗。出苗越慢,出苗的时间越长,烂种缺苗的现象越严重。

三.施肥不当

1、如播种时施肥量过大,特别是氮肥用量过大,又集中施在播种沟内,肥料未与花生种分开,就会造成肥害烧苗烂种缺苗。

2、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浓度过高,造成肥害,影响出苗;

3、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造成肥害,易烂种烂芽。

四.播种方法不科学

1)地势低洼,土壤黏性重,质地差,土壤含水量高,种子出苗时间长。

2)播种过深: 播种不均匀或深浅不一,造成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在开沟播种时,若沟开的过深或沟底不平,播种过深,容易造成缺苗。

3)种子倒置:浸过的种子和催芽的种子,如果种倒了就会加大缺苗概率。

4)播种时土壤水分不适宜:播种时墒情差,播种后又长期干旱,使种子萌动后因吸不到水分而干死缺苗,或播种后连阴雨,种子长期处于低温高湿的环境中而烂种缺苗。

5)播种时机选择不当或踩踏过实:雨后播种或造墒播种时踏得过实,使土壤板结,通气性差,种子无氧呼吸而烂种缺苗。即使能够发芽,也会因为顶不动板结的土块而造成死亡缺苗。

五.整地质量差

多年重茬地块,由于土壤理化性的改变或土壤习居菌数量的积累等复杂原因,易烂种。整地不实,影响种子对水分的吸收,造成苗弱。耕作粗放,土块过大,容易压种和跑墒造成缺苗。

六.虫鼠兽为害

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以及蚂蚁、老鼠、野兽等为害也会造成缺苗。

七.药剂拌种不当

药剂选择不当、用药量大、浓度高,易造成药害缺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