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贫困妇女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扩宽妇女的就业渠道,实现居家灵活创收。近日,临泽县沙河镇举办了为期7天的“草编”手工培训班。

培训班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草编座垫、草编包等工艺品编织方法以及玉米皮的编织技巧等。通过此次培训力争让众多妇女都能掌握手工编织技能,在冬闲时节,靠自己双手,为家庭带来新收入。

沙河镇群团组织积极助力全乡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举办家政服务培训、创业计划培训、草编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班11次,累计培训农村妇女360余人。各类培训班的组织开展,有效的提升了农村妇女的致富技能,进一步拓宽了农村脱贫渠道,逐渐形成了靠技术、凭能力脱贫致富的良好示范带动效应。(何正召)

近日,临泽县新华镇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老师,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实地观摩的方式,通过图文并茂、现场辨认等方式,向广大设施蔬菜种植户详细讲解了温室蔬菜大棚病虫害预防措施和防治方法;并带领学员到甘州区几个高原夏菜种植示范点进行实地观摩,理论联系实际,让农民群众更容易接受相关技术知识。

“通过今天的培训,解决了我种菜过程中遇到的大难题,使我对发展设施农业更有信心了。”临泽县新华镇西街村村民张福宝高兴地说。

该镇为提高广大群众技术水平和种植能力,充分把握有利时机,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3100余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扩大了群众对种植、养殖等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使广大群众的种养殖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增加了种养殖效益,增加了群众收入。(柳大利 马小研)

“这段时间连续参加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还参加了草编培训班,学习了《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不但让我们掌握了种植、养殖技术,掌握了草编工艺品的手法,还学习了外出务工时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希望这样的免费培训能惠及更多人。”近日,在临泽县蓼泉镇培训室内,参加培训的蓼泉村村民任晓琴说,培训内容紧贴生产生活实际,非常实用,对发展致富产业和外出务工帮助很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唐湾村村民马吉明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设施蔬菜种植技术,自家经营的钢架大棚效益越来越好。“现在冬闲时间,我一有时间就学习娃娃菜种植技术,计划明年适当的扩大种植规模。”下庄村村民白海梁通过培训掌握了养殖技术,开始发展养殖业。双泉村村民张菊花通过家政服务培训,拿到了职业资格证……

临泽县蓼泉镇紧密结合实际,开展“菜单式培训”,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把劳务输转作为脱贫增收的主渠道,着力发挥劳务经济脱贫优势,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摸底数、抓培训,推动劳务经济提质增效、稳定发展,采取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及劳务输转“到户到人”方式,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整体情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收入状况。以短期、实用为主,以易操作、见效快为主,真正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采取定点、定向和订单的培训方式,通过“企业出单、农民填单、培训机构做单”的运作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切实做到“培训一批、输转一批、就业一批”。同时,还营造氛围促输转,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劳务输转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搭建输转平台。至目前,已开展农民工技能大培训22期1153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6期364人、乡村特色培训15期687人、创业培训1期50人,劳务输转471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800万元。(郭海蓉)

为进一步拓宽妇女增收渠道,使更多的妇女掌一技之长,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连日来,临泽县妇联组织的家政、草编、柳编培训正在各镇如火如荼开展。

此次培训聘请吉林长春编织能手授课,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物与步骤相统一的办法,详细讲解编织步骤,使很多妇女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据了解,眼下虽值冬闲时节,为使赋闲在家的妇女掌握更多技能,自10月份各类培训班相继开班,家政培训、柳编、草编培训根据妇女需求“点菜式”培训,让培训变成了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参与的“抢手货”。至目前,共举办家政培训班12期,培训妇女575人,草编培训7期,培训妇女265人,柳编培训2期,培训妇女100余人,大大提高了广大妇女的致富本领和就业水平,为就业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临泽县妇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