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关注】众筹信息真实性,仅有求助者承诺还不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嘉兴检察

【微关注】众筹信息真实性,仅有求助者承诺还不够

近日,德云社一相声演员突发脑出血,家人通过水滴筹发起100万元众筹,但其资产信息很快被爆出:有车有房有医保,其病情也无需百万治疗资金。网友质疑众筹平台是否提前核实房产、治疗费信息。5月4日晚,水滴筹回应称,平台没资格审核发起人的房车等财产信息,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院也没有办法给出确切花费(5月5日央视网)。

近年来,网络众筹充分展现了在救急救难方面的巨大作用。它有效整合互联网和慈善救助,短时间迅速吸纳零散资金,成功解救了不少可能因病致贫的家庭。在运行中,它也不可避免面临一些难题:个人求助有无经济标准?众筹平台能否全方位审核个人信息?谁来为信息真实和资金流向负责?

2016年9月1日施行的慈善法规定,个人不得开展慈善募捐。这从法律上确认,网络众筹这种个人求助不在慈善法规制的范围内。但个人可在媒体以及其他信息平台上发布求助信息,据此,民政部等部门相继出台《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平台基本技术和管理规范两项行业标准,明确可募捐平台的相关责任。

依据规定,求助者有承诺信息真实性的义务,平台有管理责任。但对求助者的收入证明、资产信息等内容,平台并没有法定的强制审核义务,更何况事关求助者个人隐私的财产类信息,平台也无从获得核查权力。这就造成一种失衡状态:巨额的筹款金额和无法事前审核确认的求助者真实经济状况。

【微关注】众筹信息真实性,仅有求助者承诺还不够

图片来源网络

筹款有无经济门槛?目前的法律法规确实没有明确。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在遇到困难时向社会求助,有车有房也有求助资格,但在传统的“公开求助”理解中,求助者非走投无路不应动用社会资源解决个人困难。目前网络众筹中对此不加约束,已经挑战公众对众筹的底线认知。

当然,个人求助虽不受慈善法规制,但求助者与捐助者之间仍有法律关系,应遵守民法、合同法、刑法等相关法律。假如求助者通过编造虚假信息或有意隐瞒事实来骗取救助资金,可能涉嫌诈骗犯罪,一样要承担法律责任,并非仅仅被关闭捐款通道、原数目退还捐款这么简单。因此,应坚持法律兜底,依法惩治虚假求助操纵爱心的违法行为,是强化个人信息真实性的有力手段。

平台和监管部门要明白,问题关键其实不在求助者是否“有车有房有医保”,而是其经济状况是否真实公开,并得到权威部门的认证,救助额度如何与经济状况科学挂钩。否则,仅凭事后投诉来处理虚假隐瞒行为,恐怕会伤及公众善心,损耗互联网公益红利,阻碍行业健康发展。如何保证求助者信息真实完整,让求助者和爱心大众达到信息对称,进而作出合情合理的决定,才是平台和监管部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图说2019

【微关注】众筹信息真实性,仅有求助者承诺还不够

长按上图识别小程序码

即可参加读者积分活动

【微关注】众筹信息真实性,仅有求助者承诺还不够

环境检测现场的民行检察官

摄影:吴鹏 摄于桐乡市

在“嘉兴检察”微信公众号底部输入框输入

“积分”两字即可获取投稿得积分的攻略哦!

【微关注】众筹信息真实性,仅有求助者承诺还不够

【今日嘉检·阅读链】

·【纪检专栏】“五一” 前夕,市检察院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和办公纪律督查活动

·【镜头下】阅读量超2.5亿!在这场青春接力中,浙检青年说……

·【文明创建进行时】传承五四精神 凝聚检察力量 | 市检察院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沙龙活动

·【检察快讯】市检察院开展“‘我将无我’奋斗,不负人民重托——共和国建设者走进检察机关”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

·【嘉禾护航】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于昨日召开

·【检察快讯】“传承五四魂 建功新时代”嘉兴市院联合金山区院举办无领导小组讨论主题团日活动

·【权威发布】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闻建梁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检察快讯】新修订的检察官法有哪些重大变化?看要点!

·【扫黑除恶专栏】一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于4月16日在嘉兴二审宣判

·【微漫谈】漫画有剧透?灭霸竟然是这样被扫除的!

【微关注】众筹信息真实性,仅有求助者承诺还不够

嘉兴检察 在您身边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在看请点这里

【微关注】众筹信息真实性,仅有求助者承诺还不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