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杨丽萍新作现代舞剧《春之祭》在昆明举行全球首演,满场观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对这部“云南制造”作品的由衷喜爱。《春之祭》首演之后,当月赴上海国际艺术节成功演出,并在伦敦、爱丁堡、墨尔本等城市展开国际巡演。云南舞蹈魅力在世界舞台再次绽放异彩。(11月14日云南日报)

杨丽萍的精彩表演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肩负的文化使命。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年来云南坚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对新型文化业态的大力培育,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了“坚守本来,吸收外来,开拓未来”的云南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与其他省份一样,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上交一份合格的文化答卷,云南责无旁贷。不过,对云南来说,要冲破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的省情制约,发展和繁荣云南文化并非易事。意味着“大力”真的够大,“办法”真的够多,“投入”真的够精准。一句话,文化发展不容折腾,也经不起折腾。

看得见的是百花齐放的群众文化活动,凭借浓郁的本土特色一次次掀起“最炫民族风”。可是群众文化活动离不开“操碎心”的搭台组织,这背后是一场场巡演、一次次作品展、一个个惠民演出的有力支撑。

看得见的是繁荣的云南文化充满自信地用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让世界聆听“云南的响声”。可是与世界对话离不开大步“走出去”的强大推动力,得益于政府部门加大“走出去”步伐,不断拓展交流合作。

看得见的是文化上一有新动向云南人的朋友圈就转发不停,彰显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可是群众的文化自信要通过到位的公共文化服务来激发,得益于全省呈现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明显改善,服务效能和水平不断提高。

基本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将精神食粮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一个角落,文艺创造生产持续繁荣发展,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作品,在全国性重要艺术活动和项目中参与性、入选率均居全国前列……这一切支撑着云南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如今,云南文化更加自信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激情演绎全新经典与辉煌。坚守本来,吸收外来,开拓未来,多彩云南更加打动世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