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无小事,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有时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意味深长的信号。

这次特朗普去法国,理由是参加一战结束100周年纪念,但不容忽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与普京再见面。

算起来,两人上一次见面,还是6月份在芬兰赫尔辛基,两人一对一进行了人生第一次正式会谈,但在美国国内,各种批评唾沫几乎要将特朗普淹没。

这一次也不例外。除了美国国内的强烈反对外,还有东道主法国总统马克龙。马克龙明确说了,特朗普和普京,希望你们别在巴黎私下会见。

马克龙的理由是,要让世界聚焦在一战纪念上。但马克龙可以和特朗普会见,为什么普京就不能呢?

真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怎么办?

这种事情岂能难倒特朗普和普京。一对一私下见不行,但公开场合总可以互动吧,在初冬的巴黎,两位领导人这三个互动小细节,真的是很意味深长。

细节一,特朗普忍不住的笑脸。

这一次巴黎的活动,跟以往很不一样,主题是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

毕竟,在那次战争中,死亡了1000多万人,纪念当天还下着小雨,因此整个纪念活动,相当得肃穆。

大家都很少笑脸。

活动设在在巴黎凯旋门前,如同往常一样,普京姗姗来迟。从现场画面看,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见到普京到来,仍然保持着一脸的严肃。

只有特朗普很特别,似乎不由自主地咧开了嘴。用一些美国网友的话说,这是相当罕见爽快的微笑。

有的时候,是不是老朋友好朋友,肢体语言是藏不住的。不相信的话,你看到你的初恋情人,是不是还和看到其他人一样的表情?

我看到观察者网还故意选用了一个西方人的推特,上面是这样一句话:找一个像特朗普看普京一样看你的人。

这句话的信息量,也忒大了一点吧。

细节二,普京竖起了大拇指。

特朗普微笑欢迎着普京,普京怎么回应呢?

他快速地走上前去,和站立的各国领导人握手致意。

普京先握了握默克尔的手,默克尔毫无表情。

然后,很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普京先握了下特朗普的手,然后收手,微笑着冲特朗普竖起了大拇指;紧接着普京又侧过身和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握手,特朗普则用左手拍了拍普京的肩膀……

注意:1,普京朝特朗普竖起了大拇指;2,特朗普拍了拍普京的背。

两人之间的默契和友善,再明显不过了。

外交无小事。有人说,之所以普京冲特朗普竖大拇指,就是以特殊的方式向特朗普问好,因为最喜欢竖大拇指的,其实就是特朗普。

这显然也是这次巴黎之行,特朗普最舒心的一刻。因为随后马克龙演讲,又是含沙射影对美国一通批评,还是和普京相处痛快。

难怪美国媒体说,特朗普和普京的互相问候,更像是一对老朋友。这种自然流露的感情,是特朗普和马克龙、默克尔之间没有的。或许,这也暴露出美国和欧洲的深刻分歧吧。

细节三,特朗普的神秘眨眼。

应该说,对于特朗普和普京的这种互动,马克龙早有预案。

特朗普早早宣布,要和普京在巴黎会见,但最后却只是公开场合这不到三秒钟的握手,重要原因,就是马克龙的警告:你们俩要见,也别在巴黎私下见。

普京还挺洒脱:尊重东道国的安排,特朗普,我们阿根廷见。

但这种握手、竖大拇指、拍后背,还是迅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法国人也看在眼里。在随后马克龙在爱丽舍宫举行的招待午餐上,根据西方媒体的报道,在“最后一刻”,法国人特意调换了座位,硬生生把特朗普和普京的座位隔开了。

本来坐得很靠近的特朗普和普京,现在中间隔着一张长条桌。

马克龙,真有你的。

现在,周围是一堆的领导人,特朗普和普京就没法一对一私自聊天了吧?

果然。

按照白宫的说法,这次午餐会吃了两个钟头,特朗普和默克尔、马克龙、普京等人,讨论了一系列国际重大问题,包括中导条约、叙利亚、贸易、沙特、阿富汗和中国问题等。

请注意,只能和大家一块讨论,可能真没有私下会谈了。对中国人来说,比较好奇的一点,居然还讨论了中国问题,这些人又说了些什么呢?

更有意思的是,一张现场抓拍的图片显示,看到普京坐在斜对面,特朗普似乎还特意向普京眨了眨眼睛。

他可没有冲马克龙眨眼睛,更没有冲默克尔眨眼睛,偏偏就冲普京眨了眨眼睛。

从当前世界局势来看,美国与俄罗斯的确需要正式对话,两国之间需要商榷的事务非常多。其中,关于美国要退出《中导条约》就是一件大事。10月中旬,惯于践踏国际秩序的特朗普悍然宣布要退出《中导条约》。众所周知,这份条约已经签署了约30年,让美国与俄罗斯这两个全球顶级军事大国在军备竞赛方面避免了恶性循环,在研制和保有中短程导弹方面受到极大限制。该条约可以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柱。

值得关注的是,当特朗普提出要退出《中导条约》之时,是以俄罗斯违反条约为借口的。对此,俄罗斯已经几次宣称要对美国施以报复性措施。如果这份条约真的被特朗普单方面撕毁,那么美国与俄罗斯将会重新步入极其危险的军备竞赛之中,而且会更加侧重于导弹甚至核弹方面。如此一来,欧洲、独联体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可能被卷入进来,为全球带来新的大战隐患。

除此之外,美国与俄罗斯就中东、东欧等地区的局势也需要协商。比如在叙利亚,美国围绕该国还部署大批海空军力量,并且携各路恐怖组织在内的反对派力量,还在伺机向俄叙联军反扑。这一危险态势从今年8月下旬开始,就逐步加剧,迄今并没有得到真正缓解。另外在对伊朗制裁方面,美俄两国的对立也相当明显;在东欧的俄乌边境,美国也制造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这也应该是普京与特朗普会晤时无法避开的问题。

一战、二战中闹得不可开交的法德,在新世纪走得越来越近,此次法国和德国领导人又共同参与纪念活动,这是否意味着法德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解?

从目前来看,近年来法德确实走得挺近,共建命运共同体,换句话说,法德现在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想要抱团取暖。同时,也是为了共同对抗美国。

一战结束后,原本处于世界中心的欧洲风光不再,美国后来居上,成为国际体系的中心。这让欧洲内心颇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为了重拾以往的风光,以及对抗俄罗斯,欧洲和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企图主宰世界。但是,这种跨大西洋关系真的牢固吗?并不见得。

虽然美国与欧盟的依赖程度非常之深,不论是经济还是防务都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在盘根错节的美欧关系中也存在裂缝。

美欧之间原本就存在着地缘政治差异、经济竞争等矛盾,但特朗普上台后更是让美欧矛盾激化。

不论是特朗普执意退出伊核协议,制裁与伊合作的相关欧洲企业,还是挥舞制裁大棒,迫使欧洲在贸易上低头,购买美国商品,另外,美国还要求北约国家提高军费支出,承担更大责任。

如此种种,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做法,虽然达到了“美国优先”的目的,但却令欧洲觉得美国是在无视、损害欧洲的利益和关切,让欧洲盟友心寒。

如此情况下,跨大西洋关系也变得岌岌可危,迫使欧洲寻求更多的战略自主。

美国威胁称退出《中导条约》,除了让俄罗斯恼火之外,这也让欧洲很是烦恼,美国一旦退出,将置欧洲安全于威胁之下。

在11月6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上,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在特朗普宣布将退出冷战时期所签署的《中导条约》之后,欧洲不能只靠美国,而需要建立自己的军队。

欧洲应该采用“主权性更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而且马克龙很明确的表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范俄罗斯和美国。

之前,马克龙就主张建立欧洲统一的防务安全体系,建议在2020年前拥有一支欧洲共同干预部队,设立欧洲统一防务预算、欧洲反恐检察部门和情报共享机制。默克尔也表示,她支持马克龙关于建立欧洲独立军事力量的计划。

2018年6月,在马克龙的号召下,法国、德国、比利时及英国等9国建立了一支独立于北约的联合军事力量,可以快速实施军事行动、疏散战争区民众,在自然灾害后及时提供帮助。

除了欧洲自主防卫的问题,在今年8月份,马克龙和德国外长马斯也发出共同的信号,建设“一个主权欧洲”,坚持和维护自身利益。

除了军事能力建设外,马斯还提出两个具体的行动领域:建立独立于美元的支付体系,以确保欧洲金融主权;建立一个“多边主义者联盟”。“要与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平衡的伙伴关系”,“当美国越过红线时,我们欧洲人必须形成一种制衡力量”。

欧洲想要闹“独立”,让特朗普很是恼火。9日,刚到法国,特朗普就开始在推特炮轰马克龙,公开批评马克龙想要建立“欧洲军队”是“一种侮辱”,并要求欧洲向美国支付“份子钱”。

“马克龙刚刚建议欧洲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以保护他们免受来自中国、俄罗斯以及美国的威胁。这是在侮辱人,但也许欧洲应该首先支付他们在北约军费中的公平份额,美国可是在北约投入了太多。”

特朗普的这种招数玩多了,欧洲也不怕了,因为他们明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来源:牛弹琴、阿尔法军事、局座召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