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一期的学生中,胡宗南的名气非常大,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然而他曾经却差点被黄埔拒之门外,在参加体检时由于身高不足1.6米,体检时就被淘汰了。

后来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特批他可以参加考试,胡宗南如此才考上黄埔,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不过胡宗南身边的机要秘书却比胡更为传奇,此人潜伏胡宗南身边长达12年之久,并凯旋而归。
这个机要秘书就是熊向晖,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任胡宗南秘书的程开椿从美国回大陆探亲,点名要见熊向晖,很显然这是受胡宗南之托,熊向晖和胡宗南之间有着太多的故事。
熊向晖是山东莱州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其父还当过高等法院庭长,熊向晖在求学时期就深受进步思想影响,1936年11月,在清华大学就读的熊向晖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他能和胡宗南有联系,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才能,1938年,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的胡宗南打算挑选几位有用人才培养成自己的心腹,胡宗南有一个专门记录的小册子,在中意的人名上画一个圈。
胡宗南挑选的这些人都来自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通过一段时期的考察,给胡宗南留下印象的人不少,有的名字画了一个圈,有的画两个圈三个圈,唯独熊向晖的名字被画了四个圈。

这就说明胡宗南最为中意熊向晖,1938年5月,熊向晖被送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学习,1939年3月毕业后,胡宗南直接把熊向晖调到自己身边工作,熊向晖文案功底强,办事有条不紊。
接触不久胡宗南就对熊向晖非常器重,经常把一些密令交给熊向晖签收代发,一段时期后胡宗南对熊向晖也变得完全信任了,当时处于抗日阶段,熊向晖这个特工就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这期间胡宗南也不可能发现他,等到抗日结束后,胡宗南更不会怀疑朝夕相处这么多年的好友,不得不说胡宗南对熊向晖确实非常信任非常好,升官发财自然是轻而易举的。
就连熊向晖的女儿也曾问过他,跟随胡宗南多年,平步青云难道不好吗?熊向晖回答:“共产主义信仰早已深植我的心中,始终没有动摇!”正是有这样的信念,熊向晖才能潜伏长达12年之久。
这期间胡宗南“闪击延安”这个惊天阴谋,就是被熊向晖传递到延安的,这个绝密情报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主席曾称熊向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试想一旦敌人阴谋实现那将是灾难性的。

1947年5月20日,在征得胡宗南同意后,熊向晖从上海赴美,回国后的熊向晖担任了新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以及驻外国大使等职,一直到2005年去世,享年86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