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企鹅娘曾经带着大家讨论过长篇作品存在的一些缺陷。但有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一部长篇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这本身就说明了它拥有着极大的魅力,并且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美好的体验。在今天的话题当中,就让我们聊聊追长篇作品都有哪些好处吧!

【观点一:能够保证下一周总能有盼头】

如果大家经常追新番动画的话,应该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虽然每个季度的新番数量非常多,然而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季番”,3个月就播完了。半年番都非常少见,更不用说比半年番还长的年番了。在这种情况下,动漫迷们在3个月之后便会觉得有些失落,毕竟此前追的精彩作品至少在短期内没有续集了(更有可能是永远不会出续集),这也让大家缺少了一些盼头。

但长篇作品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改编自JUMP系的所谓“民工漫”的动画,亦或者是日本传统的国民级作品,都能够基本保证“下一周你还会看到我们”。这样一来,当我们入坑之后,便能够持续地关注作品当中角色们的故事,并且为这些角色下一周会发生什么表示期待。

之前曾经在网上有一个段子,叫做“动漫迷永远不会考虑自寻短见,因为他们下周还有更新要看”,其实这个段子用在长篇连载上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观点二:长篇作品会成为美好回忆】

既然一部作品能够被称之为“长篇”,那么也意味着它至少陪伴粉丝们走过了10年甚至更久的历史。这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我们第一次接触作品的时候,还是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小娃娃,或者是刚刚觉醒中二之魂的初中生,但是在追作品的过程当中,作品里面的角色们在不断成长,现实中的我们也同样一天天变得成熟起来,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长篇作品已经成为了我们记忆当中的一个符号,恐怕此生都难以忘记。所以说,当我们今天突然在某个场合听到那些长篇作品里面的主题曲时,也许就会觉得眼睛都有点湿润了呢。

以前些年完结的《火影忍者》为例,这部作品是在2003年左右开始被国内的动漫迷所知晓的。而当时的我们可能还只是热衷于模仿里面的螺旋丸或者千年杀,幻想自己拥有鸣人、佐助那样的力量。但是当这部作品走到大结局的时候,当年追作品的孩子们,有的甚至自己都已经为人父母,回想起当年那些幼稚的举动,恐怕也会无奈地一笑吧?更重要的是,我们最初看《火影忍者》时,鸣人还只是个非常莽撞的吊车尾罢了,然而到了结局的那一刻,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童年的愿望,成为了木叶村的火影。这就很容易让我们将自己投影到鸣人的身上,既然鸣人成功了,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朝着自己的梦想大跨步前进呢?

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很多人将自己视为了鸣人的“同辈人”,所以说后来官方推出《博人传》的动画时,大家往往也会带着一种关心下一代的心态去追番。这种颇为微妙的心态,显然也是短篇作品所无法带来的感触吧?

【观点三:长篇作品能够让人讨论的内容会很多】

我们都知道,现实当中会有不少人专门研究文学或者影视,并且将其作为了一门学问。而动漫本质上和文学、影视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动漫迷们同样可以对其进行研究,发掘其中的奥妙。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短篇作品因为本身篇幅有限,所能够表达出来的主题也会比较简单,这样就少了几分研究的价值。相比起来,如果说一部动漫作品连载时间超过10年或者更久的话,那就意味着它一定积累了非同一般的分量。尤其是如果创作者本身又是个特别喜欢埋伏笔的人,那么也能够让大家在研究作品的过程当中,体会到难以形容的乐趣。

以尾田荣一郎的《航海王》来说,这部作品目前连载的时间超过了20年。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讨论角色的强弱上,分析“路飞到底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够打败凯多”;也可以分析某个场景到底借鉴了什么样的素材,然后尝试在现实当中找到尾田的取景地。同时,围绕“ONE PIECE”到底是什么的讨论,也已经持续了很多很多年。甚至从极端的角度来说,每当有人抛出“《航海王》是不是烂尾了”的问题时,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引发众多粉丝的热议。可以说,假如《航海王》是一部连载2、3年就结束的作品,那么以上的这些讨论几乎都不会出现了。

更有趣的是,正因为大家聚集在一起往往会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因此有时候粉丝们的讨论可能甚至会超出作者本身的形象。在《航海王》的相关版块当中,就有所谓的“五皇”“皇副”“准大将”“面子果实”之类的设定,这恐怕是尾田本人都没想到过的东西。也因此就有人曾经调侃地说:“尾田懂什么《航海王》,他不就是个画漫画的?真正的专家都在《航海王》的讨论区呢。(笑)”

【观点四:长篇作品对角色的挖掘往往很到位】

如果我们看一些篇幅比较短的漫画或者新番时,可能会注意到这样的问题:作品当中的角色通常都会显得很脸谱化。例如说,主人公往往就是一个日常状态懒洋洋的,到了战斗时会开始说嘴炮的“普通”高中生、女主角是个金发双马尾傲娇、人气男配角是个高冷男神等等。刚入坑的时候,这种脸谱化的角色可能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动漫所带来的乐趣,然而一旦成为看动漫的“老司机”,这样的设定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相比起来,长篇连载作品当中的角色就很容易摆脱脸谱化的情况。毕竟创作者能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对角色进行塑造,从而让大家发现角色身上更多的魅力。正因为如此,能够拥有经久不衰人气的角色,往往都是来自长篇作品的。短篇作品即便能够拥有一些所谓的爆款级角色,但几个月之后就会被人抛之脑后了。

就拿国内拥有长篇潜质的作品《一人之下》来说,它对角色的塑造就让很多读者觉得入木三分。试想,如果这部作品的篇幅非常短,那么我们对张楚岚的印象很有可能就只是个大学屌丝罢了,最多认为他拥有主角光环,关键时刻能开挂。现在呢?我们知道张楚岚拥有着非常缜密的心思,表面上一副不摇碧莲的样子,实际上如果有人敢于触碰他的逆鳞,那么下场就会非常悲惨。至于其他的配角也是如此,刚开始有些让我们觉得恨得牙痒痒的反派,也会在剧情发展过程当中展现出他们“善”的一面,表明了他们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人。这么一来,角色们的形象也就显得愈发饱满,得到更多粉丝的青睐了。

【观点五:长篇作品能够突破年龄的限制】

就如我们面前所说,长篇作品是很多人青春的美好回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儿的“青春回忆”可能并不局限于某个年龄段的人。当一部作品已经诞生几十年之后,那么很明显会有几代人在成长过程当中受到了影响。换句话说,不同年龄的人都有可能是长篇作品的粉丝,因此他们聚在一起也就能够有聊不完的话题了。

前些年,《哆啦A梦:伴我同行》剧场版在国内创造了惊人的票房成绩,这让当时很多的“专家”都大跌眼镜。毕竟该作品上映之前,网上早就有了高清资源,按说票房会爆死才对。而当人们关注看电影的人群时,就会发现有的是带着孩子的家长,有的是年轻的情侣,甚至一些中年大叔也偷偷摸摸地“混”在其中。这证明了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哆啦A梦》被引进到内地之后,蓝胖子就已经成为不同年龄段的国人心中永恒的经典。

不只是《哆啦A梦》,现在《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也同样是在网上已经有资源的情况下,朝着破亿的票房前进。而现在我们去一些讨论《柯南》的平台,会发现大家聊的话题是“新兰什么时候才能结婚”“小哀到底有没有机会”“黑衣组织的BOSS到底有什么目的”。事实上,这些话题可能是从多年前就已经被人讨论的。为此,即便你是一个30岁的《柯南》粉丝,也照样能够就这些话题跟一个13岁的孩子聊上很长时间,完全不会受到年龄的影响呢。

而其他非长篇作品则没有这样的好运,80后热衷的《北斗神拳》,在00后看来没准就不感冒。而00后喜欢的《刀剑神域》,可能会让80后觉得找不到看点呢……

【观点六:舆论面对长篇作品的态度会比较宽松】

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咱们国内,尽管很多地方都在强调二次元文化的重要性,然而依然有很多人和舆论存在着一种“动漫很幼稚”的态度,甚至会将一些社会不好现象的原因归咎于动漫的影响。

不过有一点值得在意:当这些舆论抨击作品的时候,通常会对那些长篇作品“网开一面”。例如说,也许舆论会认为部分新番动画的尺度太大、福利色彩过重,以至于“损害青少年健康”。但平心而论,这些要素在鸟山明的《龙珠》当中都曾经出现过,可是很少有哪家媒体敢于站出来抨击《龙珠》的,否则很容易被网友们的口水淹没。

这或许就是长篇作品所拥有的特权了。因为它们的群众基础深厚,即便是舆论也也不能轻易给作品的粉丝扣帽子,因此动漫迷们可以大大方方地公开表示“我喜欢《龙珠》”“我最爱看《航海王》”,而不需要担心遭遇别人的冷眼。同样都是大家小时候看的作品,如果你说自己爱《柯南》超过10年,那么大家会觉得是你是蜗壳的忠实粉丝,但如果你说自己现在还喜欢看《葫芦娃》的话,可能得到的评价就会完全不同了哦。

以上企鹅娘列举了一些追长篇作品的好处,不知道大家是否也从中受益了呢?你觉得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处存在?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好的评论将在明日话题中进行展示哦。

而昨日话题“有哪些亦正亦邪的动漫角色”也引发了很多动漫迷的评论。下面就看看其中的代表怎么说吧。

【版权声明:本文是腾讯动漫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