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使刘备再不舍,田豫还是走了,他回到了老家渔阳,并开始为公孙瓒效力,结果“瓒虽知豫有权谋而不能任也”,即公孙瓒明明知道田豫擅长用兵,却不能重用他,只让他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史料中最并没有详细记载,田豫在刘备在公孙瓒麾下时,有哪些出彩的表现,那么为什么刘备在他离开时,充满了不舍,公孙瓒也认为他有权谋呢。

公孙瓒,字伯圭,是东汉末年的诸侯之一。最初的时候,他曾在涿郡任职,此地属于边疆地区,长常受到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这一点是公孙瓒不能忍的。有一次他率十余骑巡逻的时候,遇上了一支数百人的鲜卑兵马,于是激励士卒力战,杀掉敌军数十人,吓得鲜卑再也不敢进入汉人的疆界。后来,他占据幽州,成为了一方诸侯,依旧守护着大汉的边疆。不过,他终究还是被袁绍灭掉了,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实力不济,还因为他不懂用人,例如他麾下原本有一个,颇有谋略的大将,或可为他扭转败局,他却不能重用,最终使此人成为了别人的部将,立下了不世功勋。这个被不被公孙瓒重视的名将,到底是谁呢?
说到此处,可能有很多人率先想到了赵云。赵云,字子龙,原属公孙瓒,后来被刘备挖了墙脚,不但曾两扶幼主,还曾在汉水之战中,凭借自己的智勇双全,先破曹魏大军,后退曹魏追兵,最终官至中都军、镇东将军等职,的确是一代名将。而他在公孙瓒麾下的时候,也的确不得重用,当初公孙瓒让刘备率军,去徐州救援陶谦的时候,赵云根本算不上正规的将军,仅仅是受命掌管骑兵罢了。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并非赵云,而是另外一个人,他虽然知名度不比赵云,但是在华夏历史上的贡献却胜过赵云。
此人名叫田豫,字国让,在刘备寄公孙瓒篱下的时候,尚且年少的他,便投奔了刘备,直到刘备被表为豫州刺史,他才因家中有老母需要照顾,而选择离开。得知他要走的时候,,刘备非常不舍,含泪道,不能与你共创大业,真的太遗憾了。《三国志·田豫传》记载:“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纵使刘备再不舍,田豫还是走了,他回到了老家渔阳,并开始为公孙瓒效力,结果“瓒虽知豫有权谋而不能任也”,即公孙瓒明明知道田豫擅长用兵,却不能重用他,只让他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后来公孙瓒受到袁绍的攻击,没有人为他力挽狂澜,他则最终兵败身亡。在公孙瓒之后,代理渔阳太守的鲜于辅,听从了田豫的建议,投靠了曹操,田豫本人也成为了曹营的一员。
史料中最并没有详细记载,田豫在刘备在公孙瓒麾下时,有哪些出彩的表现,那么为什么刘备在他离开时,充满了不舍,公孙瓒也认为他有权谋呢?我们或可从他投靠曹操之后,取得的战绩,来了解一下他的能力之卓越。
他投奔曹操之后,首先立下的功绩,便是随曹彰征伐代郡。当时曹军刚刚到达易北,但遭到了敌人的埋伏,一时之间士兵骚动不安,田豫献计将车结成圆阵,让士兵藏身其间并射箭,击退了敌兵。这时他又下令追击,并大获全胜,从而平定了代郡。到了曹丕时代,他持节任护乌丸校尉,镇守北方,抵御狄族。在此期间,他先设计让敌军相互攻伐,后以信义昭示敌人,亲自出兵平定叛乱,最终威震北疆。陈寿曾言:“(田豫)为校尉九年,其御夷狄,恒摧抑兼并,乖散强猾。”意思是说,田豫在北疆九年,对当地的少数民族,经常采用挫败、控制、兼并等手段,离开强大狡猾的部落,从而保护了边疆的安宁。
当然了,除了镇守北疆之外,他在三国角逐中,也为曹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曹叡时期,公孙渊战乱的时候,他兵不血刃,便俘获了东吴从辽东返回的使节和兵马;孙权攻打合肥新城的时候,他两度智退敌兵,等等。
分析到此处,我们不得不承认,田豫的确是一代名将,是不可多得的大才,这也难怪他离开的时候,刘备如此不舍。不过最可惜的还要数公孙瓒了,以田豫的才能,若他在公孙瓒麾下得到重用,公孙瓒或许不会这么快便被袁绍所灭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