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干村98户集中安置区幸福家园

  搬迁后的索尔干村村貌

  青海新闻网讯 索尔干村,一个典型的贫困村,这里的村民世代居住在大山腰上,村落地理条件差,耕地均为浅脑山地,坡度陡,村民们长期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最为糟糕的是,这个偏远山区常年干旱缺水,种地几乎养不活人,大部分的村民都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2015年12月,平安区政法委干部冷有时来到了平安区三合镇索尔干村。作为该村驻村“第一书记”的他,把党的好政策,把各职能部门的帮扶资金、项目资金以及来自社会的关爱与关注带到了这片土地上。驻村的第一天,他便在扶贫日记上写下这么一句话:“我来到这里,就是要用真情换真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乡们改变生活,我一定要让这里的村民过上好日子!”

  在困境中下定决心

  冬日的阳光普照在祁家川流域,冷有时向记者回忆入村第一天的情景:“2015年12月8日,我沿着路标的指引行进在往索尔干村的路上,一路向上都是盘山公路,有好几个向上的急转弯,车轮在水泥路上发出吱吱吱的声响,一路上看不见人影,路两旁的杂草在寒风中瑟瑟作响,偶尔,有一两只野鸡从草丛中窜出……”

  对于一直在机关工作的冷有时来说,面对贫穷落后的村落,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如同一团乱麻,千头万绪!也正是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貌,让冷有时坚定了一定要带领索尔干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决心。

  冷有时说,在索尔干村,初次见到村支部书记金跃财时,他一米八几的个头,面部透出特有的高原红,两眼露出刚毅和蔼的目光,给人一种挺拔质朴的感觉。刚到索尔干村的第二天晚上,他在前期调查评议工作的基础上,组织村里党员干部、户代表召开大会,对村里初步确定的贫困对象进行最后评议,也就是精准识别。这是第一次与索尔干的父老乡亲会面。“当时面对着会议室里的群众,看着大家热切的目光和期盼的眼神,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在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和简短的发言后,经过一道道程序,识别出索尔干村低保贫困户24户76人。”冷有时说。

  索尔干村是三合镇6个贫困村之一。由于地处高位浅山,传统单纯的种养业,靠天吃饭,十年九旱,加上困扰贫困山区的住房难、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娶妻难、增收难“六难”问题和近年来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索尔干村人口流出现象十分严重,225户的大村子,实际在本村居住的仅有34户68人,有130多户分布在平安镇的各村和高铁新区。

  “24户建档立卡户中,9户在本村,索尔干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村’,村里留下来的除了‘空巢老人’,也就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出不去的困难户。由于居住分散,与别的村相比,索尔干的政策宣传、政策执行的工作量就大大增加了,每到镇上下达一项工作任务,别的村一天就能完成的这边就得用十天。”冷有时说。

  为了把各类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把符合条件的各类优惠政策与村里24户建档立卡户对接,变成他们脱贫的强大动力,冷有时和金跃财每天穿梭在索尔干村和平安镇的每个角落,穿梭在24户贫困户家中,为他们讲政策,出主意。“我们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还要反复做思想动员,确保他们想得通,能接受,落实后能增收。”冷有时说。

  满腔热血为民解困

  金跃庆,是24户建档立卡户中的一户。家里有5口人,金跃庆和妻子、母亲都是残疾人,女儿初中毕业在西宁上职校,儿子上初一。因为家庭人口多,残疾人多,子女上学等原因,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宽裕。

  “初次见到金跃庆,是在2015年评选的那次会上,他双腿走路不便,说话声音洪亮,泛红的四方脸总是笑呵呵的,好像没有生活的忧愁。”冷有时说,为了供养子女上学,抚养老人,金跃庆常年开着破旧的三轮车在三合镇周边打工,由于没有固定的务工地以及缺少手艺,他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2016年,为了使他有一门技术,冷有时经过多次商议,鼓励金跃庆和妻子徐毓花参加三合镇和就业部门组织的种养、挖机、串珠培训班,并把金跃庆纳入到生态护林员的岗位。2017年,对金跃庆一家来说可谓喜事连连,这一年他家从索尔干搬迁入住三合幸福家园,女儿职校毕业,在西宁一家幼儿园就职,家里的收入突破7万元,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不论大事小事,只要我们向冷书记反映,他都会当自己的事情一样用心帮忙解决。”金跃庆感慨地说。

  记者了解到,为彻底解决平安区三合镇索尔干、窑洞、翻身、邦业隆和庄科5个村群众的“六难”问题,三合镇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新模式,对村民采取“离山下川、进镇上楼”方式,在三合集镇统一规划建设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实现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

  为做到工作精准,传达部署索尔干整村搬迁相关事宜,冷有时组织人员分两组连夜走村入户与村民签订搬迁协议。期间,他给村民宣讲上级部门出台的有关搬迁的各项优惠政策,解答村民的各种疑虑,使村民安心。

  金有安,是索尔干24户贫困户之一。今年67岁,一人居。2017年初,他从索尔干低矮破旧的土房子,搬迁到了三合幸福家园安置区。虽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可是房内没有像样的家具,老人看不上电视,这可怎么办?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平安区政法委党支部书记的电话来了,综治办一干部家有一台电视,要送给老人,不到中午,电视就送来了……

  这仅仅是冷有时扶贫工作中的一件很平常的琐事,却饱含着扶贫干部对群众满满的情和爱。

  据介绍,2017年春节过后,24户建档立卡户的人均收入从初评时的2970元到2017年9月底全都达到了8000元以上。从2017年11月开始,索尔干村和该区其他的贫困村一样,从水电路、人均收入、住房等各个方面接受了区、市、省逐级的严格检查验收。2018年6月28日,索尔干村迎来了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并以高标准通过了验收。

  致富路上事事精心

  在三合幸福家园安置区内,一幢幢高大整齐的楼房错落有致,索尔干村98户集中安置户,住进了明亮宽敞的楼房,作为祖祖辈辈居住在索尔干的人来说,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如今竟成事实。去年11月底,冷有时的办公地点也从索尔干村搬到安置区的楼房。年底,索尔干村完成了村三委换届,金跃财光荣退休,新的村三委班子产生,一批年轻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村里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而当年索尔干村被镇党委评为先进村。

  与搬迁工作紧密相连的是拆旧复耕工作,一旦让乡亲们拆除祖祖辈辈居住的院子,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子,谁都心里不愿意,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冷有时深深理解。

  2017年7月1日,在村支部组织的庆祝党的生日的活动上,冷有时向参会的党员耐心宣传搬迁和拆旧工作。同年7月6日,建档立卡户金有安、陈生旺,老党员金贵安、金跃禄,率先主动拆除了自家的房子和院子,有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索尔干村搬迁工作的僵局打开了,不到一周40多院旧院已拆除。

  今年4月,平安区国土局实施的土地复耕工作全面实施。昔日的索尔干,一个有着200多户700多人的村子,现如今除了几个生产合作社外,到处是庄稼和复耕亟待稼穑的田园。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冷书记是来给我们办实事的!索尔干村脱贫这副重担,冷书记扛得稳!”在索尔干村,常有干部群众这样夸冷有时。

  “虽然,已经离开‘第一书记’的工作岗位已经快两个月了,但在索尔干村的日日夜夜,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让我们动容,有太多太多的场景令我们感动,只要我的工作能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我就无愧于组织的信任,无愧于单位的重托!”冷有时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