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问我“你幸福吗”来自天下女人00:0003:21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问题特别奇妙,一千个人会给一千个答案。

这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幸福?

孔子认为入者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种状态就是社会的一种理想状态;

佛陀则认为,诸行无常,诸漏皆苦,只有觉悟,超越轮回,才能够达到内心的宁静;

圣奥古斯丁说,世俗的幸福都是徒劳的,只有天堂的幸福才是永恒的;

伏尔泰认为幸福是生命的权利;

尼采说,幸福与痛苦是一对双胞胎,痛苦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所以你看,幸福没有标准答案。

有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说,与其讨论“你幸福吗”,不如换成“怎样才能更幸福”。因为一谈论这样的话题,人们的回应就开始聚焦,会总结出一些方法论来。

到底是什么样的方法呢?我想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幸福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刚刚说到的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

2018年,联合国发布了全球幸福度报告,中国排在第86位,但是我们的GDP世界排名第二。

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在飞速增长,幸福感却只处于中游?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存、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

我们觉得不够幸福,其实正说明了我们进入了更高层次的人生需求。

第二点就是,在对幸福的感受当中,存在着一个经济学的定理——边际效益递减。很多心理学家发现,在美国,年收入7.5万是一个坎儿,在这个坎儿之前,你每多收入一块钱,就会增加一份幸福感。但是达到了这个平衡点之后,挣更多的钱却不意味着幸福感同比例增加。

还有一点经常让我们感到不幸福的原因就是攀比。急剧变化的社会产生了所谓的胜利者和失败者,生怕落后的压力折磨着我们的心灵。

为什么我们考上了好大学,有了不错的工作,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却还会经常感觉到不幸福呢?

首先,我们常常只关注自己没有的。这种不知足的状态会让我们忽视已经拥有的幸福。

第二个误解是,总觉得别人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可能羡慕别人家的老公温柔体贴、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

最后的一种误解就是认为幸福在未来。前段时间热播的《如懿传》中,四阿哥的生母嘉贵妃出身高贵,儿女双全,却总是叨念着一句话:儿子,等你成为太子了,我们的好日子就来了。结果自己的儿子太子没有作成,还跟着母亲一起陷入了无休止的宫斗当中,毫无幸福感可言。

沙哈尔教授画出了4个关于幸福的模型,分别是:

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和感悟幸福型。

忙碌奔波型的人认为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的享受。回忆一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朋友,他们在谈论幸福时,总是带着一脸憧憬,似乎他们的幸福永远都在下一站。

第二类是享乐主义型,这种人为了逃避痛苦,不管未来会怎样。甚至有些人不惜向酒精和毒品去要刺激,但是刺激过后,反而让自己陷入到更大的空虚之中。

第三个类型是虚无主义型,他们认为,不管现在还是未来,生命中只有痛苦。如《甄嬛传》里的沈眉庄,一个优雅端庄的大家闺秀,却在一次误会之后,再也不去触碰眼前的感情,孤独地度过一生。

沙哈尔认为这三种模型,都是对幸福的一种误解:

“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而“虚无主义型”则是过去的奴隶。

在这种模型中,我们既享受当下的辛苦,也憧憬未来的幸福。

最近我发现,大家都很喜欢《延禧攻略》的魏璎珞,因为她的内心非常强大,她有着主动找到快乐的能力。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50%的幸福感由基因决定,10%的幸福感由生活环境决定,剩下40%的幸福感,则由自己的行为和思维决定。

根据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幸福的公式:

幸福=基因+环境+选择。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提出了幸福的5个支柱:

愉快的情绪、兴趣爱好、成就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价值感。

首先是愉快的情绪。比如我们吃了一顿香喷喷的年夜饭,这就是一种愉悦的情绪,只不过这样的情绪不会持续很久,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就又开始怀念妈妈的手艺了。

第二个要素是兴趣和爱好,这种爱好,可以让我们感觉到纯粹的高品质的幸福感。

第三个要素是成就感。当你为了一个目标去不断努力的时候,获得成功的那种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和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第四个要素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能够拥有一起畅谈、分享喜怒哀乐的朋友和亲人,可以让我们相互支撑、相互成就,这也是我们获得幸福的保障。

最后一个要素是自我实现。当我们对周围的人,对这个社会,对自己所信仰的一些信念做出贡献的时候,幸福感随之提升,而且这种幸福感会一直持续很久。

基于这几个要素,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呢?

首先,要学会自我接纳。

要想为幸福而奋斗,首先要正视并拥抱真实的自己,这种接纳,能让我们在经历困难的时候,依然能够体会到幸福感。

试想一下,一位运动员在体育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如果没有胜利,会不会是一件很不幸福的事情?

乒乓球国手王楠,就在自己的退役之战中拿到了银牌,当大家都在为她惋惜的时候,她却告诉我,那次比赛其实是她运动生涯中最享受的一场。放下球拍的那一瞬间她幸福地笑了,不再为输赢而纠结,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

第二种办法是投资自己的健康。

沙哈尔教授说,现代人的很多痛苦往往在于身体缺少活力和运动。

我们在运动的时候,头脑中会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快乐激素。所以运动本身就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快乐。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静坐、静观,也被称为是冥想,或者是正念。这种方法能让我们的身心真正的安静下来,放空自己。比如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她每天会静坐两次,每次20分钟。她觉得静坐完之后整个人变得更完整,充满了希望、满足和深深的欢乐。

第三种方法是,学会感恩和赞美别人。

这个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每天入睡前,写下今天让你感到幸福的3件事。这些事情,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就是一些很小的细节,但是它们都值得记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三个月以后你整体的心态都会发生正向的改变。

同时,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我采访过美国时尚杂志《COSMO》的主编海伦·布朗,那时候老太太已经80多岁了,每天都穿戴的整整齐齐,涂着鲜艳的口红上班。当她遇到一位风度翩翩的人,她就会停下来对对方说:“我不认识你,也许以后也不会再见到你,但是我一定要告诉你一句话,你今天实在是太帅了,或者是太美了。”对方听了会开心,海伦·布朗因为能够给予别人赞美,自己也很开心。

第四个方法是成立你自己的幸福董事会。

我们之前谈到过,幸福的一个重要的支柱就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成立你自己的幸福董事会吧,这也是帮助我们获得更多幸福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幸福找到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也许你的微信通讯录中,有成百上千的人,但是董事会的人员不用太多。真正跟你的幸福感相关的,二十个人足矣。

第五个方法是对自己做好的心理暗示。

幸福并不是完全没有痛苦,而是学会和痛苦相处。当我们感到难过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着对镜子中的自己微笑,也可以花上几分钟,想一些高兴的事情,这种积极的暗示,会为我们的生活注入力量,而这种力量,甚至可以治疗疾病。

最后一个方法是,为别人做点什么或者想点什么。

当我们只关注自己的幸福的时候,往往会钻牛角尖。佛教中有一句话,叫做:“自利利他”。中国古人说:达人者达己。拥有仁爱之心的人,终会获得持久的幸福。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幸福的话题,我们就是自己的幸福投资人。王尔德曾经说过:“起初是我们造就了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当我们学会认知自我、关照自我、接纳自我、投资自我、关心他人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在生活中发现美好,发现幸福,同时也成为幸福的创造者和传递者。

今日话题

你现阶段的幸福是什么?

留言告诉我们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