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边有人突发疾病,或受伤需要帮助时也许你还在思考我应不应该救人呢?会不会是碰瓷儿的时候,假如你的身边有一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他可能已经开始着手救人了……

霍磊

7月31日,在从齐齐哈尔开往合肥的T244次列车上,广播里突然响起了列车员焦急的声音:“XX号车厢有旅客突发急病,如果您是医生或者医务工作者,请您速到该车厢,我们需要您的帮助。”当时,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霍磊正好在这趟列车上,他迅速赶到那节车厢,首先和列车长一起对围观人群进行疏散,以防有人再次受伤,随后又为这名患者进行抢救和包扎,并在身旁守护一夜,直到患者转危为安……

霍磊 | 我是我们专业‘医之梦’志愿者社团的成员,在我们学校有很多这样的志愿者组织,我们会定期到培志学校、敬老院、社区医院等地开展志愿服务,虽然做的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是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白了‘医者仁心’的含义。

杨琳在抢救伤患

9月15日在新鲁高速上不顾危险挺身救人的护士杨琳

9月15日下午,在内蒙古境内的新鲁高速上,一辆载有四人的轿车在超车时追尾前方的小货车,车内一人当场身亡,车辆已经开始燃烧。当时,回家途中的杨琳和她的母亲也被堵在路上。危急时刻,杨琳却不顾母亲的劝阻挺身而出,狂奔五六百米赶到事发现场,开始争分夺秒地抢救三位伤者……

杨琳 | 刚入校的时候,老师就带领我们进行过南丁格尔誓言的宣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誓言,而是我们日后在从医方面的行为和规范。我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我的教育,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冲上去,尽一名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救人的事对于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来说并非偶然,杨琳和霍磊的事迹在他们学校中并不是特例。该校学生因为在校外做好事而收到表扬信的事件层出不穷,那么,这些20岁左右的青年又是如何做到在危急时刻从容救人的呢?

| 医德教育高于一切,医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

学工党总支书记高寒说:”在日常对学生的培养中,我们一直致力于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堂和课后活动中,培养学生不求回报的德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礼仪,什么是仁爱,什么是先义后利。“

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她们平时上课的情形!

教师正在为学生进行人工呼吸指导练习

学生贾瞳:”平时这样的分组练习非常多,我们会事先上网搜索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症状,然后模拟病发,相互进行救治练习。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学到了很多急救知识。

比如遇到车祸伤者,怎样给他固定伤口、怎样把他移动到安全地带等知识老师在课上都讲过,也教过我们在野外没有专业器械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手边的东西对伤者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像高烧、小型外伤、骨折固定等,我现在都能够独自处理。

学生正在进行下肢包扎训练

除了实训课程外,该校的职业技能大赛,也是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该校护理学院院长周银玲看来,杨琳在救人现场与伤者之间的对话仿佛就是平时技能大赛的场景重现。杨琳当时对伤者说的“你能听见我说话吗”“你意识清楚吗”“没关系,有我们医护人员在”……

护理学院院长周银玲介绍说:“这几句话都是我们平时在训练中经常使用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操作,更多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用这种理念去救人。”

霍磊与杨琳获得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揣晓倩

编辑:琳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