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寻“交通工具”上的时光记忆——改开40年“出行”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促进了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居民生活的水平提高。

       宁波一户“四世同堂”的家庭,来听听四代人讲述了几十年间交通出行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

       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良好,当时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还是“步行”。“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步行有益身心健康的理念以及当时并不忙碌的生活状态等等因素,使得人们普遍选择步行出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中国道路建设蓄力起步,出行普遍走路的市民开始追求使用交通工具,但因为经济实力和技术有限,当时流行起来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

      当时,“凤凰”、“永久”等几大品牌的自行车,引起大家的纷纷议论。

从八十年代后期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宁波的“公交运营车辆”主要是宁波、杭州、上海等地生产的铰接式大客车和单车为主。其中,铰接车的数量一直保持在总数的1/4左右。

      80年代,“摩托车”慢慢开始成为大家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骑着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

       在整个90年代,“夏利”几乎是出租车的代名词。当时,打出租车不说“打车”或者“打的”,而是说,“打辆夏利车”。

       如今看来做工非常粗糙、毫无舒适性可言的夏利,可在曾经,“红色夏利汽车”是如此辉煌。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攀升。

      宁波市车管所石奇峰警官告诉记者,全市私家车保有量的一组独家“数据”

2010年5月:全市私家车保有量:50多万

2013年9月:全市私家车保有量:101,4774

2013年12月:全市私家车保有量:106,0489

2015年3月:全市私家车保有量:129,0381

2018年9月20日:全市私家车保有量:199,4362

2018年10月20日:全市私家车保有量:201,1423

     “ 公共自行车”具有体量小、操作灵活、可达性好的特点,同时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汽车共同构建起“四车一体”的大公交出行格局,为城市治堵、服务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运营服务科负责人  陈铮楠:

      截至目前,宁波市区累计建成公共自行车标准网点153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3.66万辆,总租车量超过1.5亿辆次,日均租车量超8万辆次。

截止目前,“宁波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2条,分别为1号线、2号线一期,均为地铁系统,里程总长为74.5公里,共设车站51座,其中鼓楼站为换乘站。

宁波地铁已经伴随宁波市民走过了1600多个日夜,运送乘客3.6亿人次左右,运营里程逾2600万列公里,最小行车间隔4分40秒,运行图兑现率99.99%,正点率99.97%。

宁波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运输管理部(应急办)

运输工程师陈冠麟:

       9月22日起,实施的轨道公交90分钟优惠换乘也让更多市民选择绿色出行。

       同时,轨道公交之间的有效衔接、优惠换乘,有利于推进宁波市绿色、便捷的“大公交”网络建设,市民通过公共交通出行将更便捷、更顺畅。

       除了已建成运营的1号线和2号线一期,宁波地铁现在有5条线路“五线并进”同步推进建设中,覆盖全市海曙、江北、北仑、镇海、鄞州、奉化等地区。按计划,到2020年将基本建成投运(2号线二期首通段、3号线一期、4号线和宁奉线首通段)80公里线网,加上第一轮已经运营的75公里左右,到时将形成155公里左右的运营线网。

       3号线是南北向骨干线,建设贯通了城市南北向主要客流走廊;4号线起自古城慈城镇,止于美丽的东钱湖,建成后将更大程度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宁奉线是首条城际铁路,大大便利了宁波市区和奉化的连接,带动了宁波周边地域的快速发展;5号线一期串联了海曙、鄞州内各地,并与1、2、3、4号线均可换乘;2号线二期作为2号线一期的延伸线,进一步拉近了镇海老城区、北仑小港与中心城区的距离。

宁波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分公司调度计划部部长  王曼:

       截至目前轨道交通80多个工地,9000余名一线作业和管理人员投入抢建设。

       其中2号线二期上跨大运路拱桥合龙,高架段结构完成;3号线一期机电设备全面施工、车站装修陆续施工,轨道进入焊轨作业;宁奉城际铁路首通段已实现洞通,土建、机电、铺轨界面交接顺利;4号线作为2018年建设工程施工投资大头,全线车站、区间施工稳步推进;5号线一期22个车站中15个车站全面打开作业面抢建设。

      明年3号线一期和宁奉线首通段将实现通车试运营,2号线二期首通段、4号线计划在2020年完成试运营评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世纪90年代,交通工具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出行更快更为便捷。

进入了21世纪,交通工具在“海、陆、空”全面立体覆盖,地球正在逐渐“缩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