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政策出来,总会有人对口的学校比较差,存着择校的情况。择校政策也在不断从严,那具体择校政策又是怎么样的呢?咱们看两张图:

今年幼升小开始,择校政策开始变了?以后升初中都要回原籍了?

今年幼升小开始,择校政策开始变了?以后升初中都要回原籍了?

这两张图是今年择校后要签订的两张表格,当然除了这个表格,还有一个放弃分配生协议!(分配生的影响,不明白的可以点右下角“查看原文”了解)

这个协议是说以后要回原籍对口?

看字面意思,好像就是这个意思。好像是在说六年后的小升初,不能按照学籍对口了,那怎么对口呢?

在协议中没有说明,六年后的政策我们不能断定。也没有说一定是要回原籍或原对口小学对口。

如果我们选的只是小学好,那么我们也没什么担心的。如果我们选的小学是看重六年后的对口,我们只能等待,看到时候的政策是什么样的。

现在小学升初中是怎么对口的呢?

这里当当豆给大家汇总了一个现在小学对口的主要方式。

1、学籍对口

以学籍为唯一的对口依据,不管户口,不管房产。这样的方式,也是大家考虑小学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上了这个小学,就可以直接上对应的初中,比如,南湖一小和南湖二小,全部都直接对口直升南湖中学,育才一小对口武汉六中,育才二小对口解放中学。如果择校,就读这样的小学,后面就可能会少操心一点。

目前代表的区是:江岸区、江汉区

2、户口对口

以户口为唯一对口的依据,不管你小学在哪里上,到时候分配的时候会兼顾户口与住址相关问题。这样的区,不论小学还是初中,都是以“就近划片”对口为主,所在区有一所非常优质的初中,是民办的。民办招生是自主招生为主+摇号的方式进行。如果成绩好,就有机会进入该区优秀的初中。

目前代表区是:青山区和汉阳区

3、学籍+户籍对口

学籍和户籍对口,都是对口的依据。两项共同决定了你就读那个小学。比如你就读武汉小学,武汉小学对口的中学有三个:武珞路中学、梅苑中学、二十五中。这样的学校,首先由学籍确定你可以范围,武汉小学就确定对口这三个初中,然后再由你的户口决定你到底对口那个初中,如果非本区的学生,通常就会分配到对口几个中学中最不热门的初中,武汉小学不是本区户口的就划分到二十五中。

目前较为代表区是:武昌区

4、学籍+摇号(多校划片的代表)

这里就是学籍确定你对口范围,然后摇号确定你具体去那个学校。这里要说明的是,摇号需要自己去填表报名的,才可以获得摇号的资格,不然就对口相对较不热门的学校。比如,东方红小学对口十一初(公办部分)、63中。如果想上十一初(公办部分),那就需要在指定时间去报名,然后摇号。如果没有报名的,对口63中,如果摇号没有摇上的对口63中。

这里要说明一点,除了硚口区可以摇号产生对口,江岸区也在实行多校划片试点,好的公办学校也拿出一部分名额来进行摇号录取。

目前代表区:硚口区、江岸区

5、自主招生+摇号(民办学校)

民办学校招生是自主招生+摇号两个部分组成的。自主招生部分录取的学生,这部分学校招收的学生不受你的户籍和学籍限制,只要成绩优秀都可以来这部分学校投递简历和学校谈,学校决定优秀就可以录取。摇号的部分录取的学生,先到网上填报摇号的志愿,然后查看摇号结果。这里有几点要注意的:

①民办学校这部分学校,就是大家平常说的最优质的初中:武汉二中,七一中学,六中、三中、武珞路中学、十一中、一中。(特别说明的是武钢实验是不摇号的,只是自主招生)

②公办学校的摇号在民办摇号前,民办学校摇号需要自己在网上报名,公办学校是自己在学校报名。

③民办学校的摇号,只能所在区的学生报名,其他区不能报名

6、自己组织招生

①武汉外校(初中):这个招生方式和武汉外小招生类似,主要通过自己组织的招生活动招生

②华一寄宿:自己组织摸底考试,现在转为和机构一起摸底考试

③私立学校:自己的招生录取方式,比如美加、枫叶等

7、回户籍原籍对口

这里只说一个区,经济开发区,并且要在经济开发区就读的,如果择校的还是经济开发区的学校,升初中会按照原户籍分配对口初中。

那到底择校还有没有必要?

以下为当当豆个人建议,如有不妥,欢迎留言交流或点击右下角“查看原文”在帖子里和咱交流。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说明一个问题。关于择校可以择几次?

择校在官方文件中,限制就一点,就是丧失分配生资格(详细也可以点击右下角“查看原文”了解)。

如果择校一次就没分配生资格,就是说择校过后,择校就没有限制了,你想择多少次都无所谓,只要你能择到你的目标学校。

再说到底有没有必要择校?如果大家打算择校的时候,是否觉得自己一定要择校,择校是否利大于弊呢?我相信这个大家心里有答案!

好初中好高中看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成绩是王道。我们择校是不是最终目的是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的成绩更趋近于好的可能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