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细化落实责任 抓紧隐患排查---全市各区县再部署防汛工作

为确保安全度汛,我市各区县加强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加强监测力量,加大监测频次,确保发生重大灾情险情及时上报、及时应对处置,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全力做好防汛工作。

榆中县汛情基本稳定

7月24日,记者从兰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7月23日,受强降雨影响,柴家峡水电站以3500立方米/秒流量下泄,榆中县黄河青城段水位持续上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青城镇立即组织工作组和应急队伍、物资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做好小河子受威胁群众的避险转移,对主要积水路段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保设施的“三定一包”责任制,保证公共设施正常运转;水务、民政等部门做好汛情监测和信息发布及后勤保障工作,及时调配防汛物资,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武警支队、消防支队、公安等部门做好抢险应急准备工作。

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干部群众600余人,出动应急救援机械车辆20余台(次),清除各类风险隐患点位2处,安全疏散转移受困群众100余人。

24日凌晨,水位下降,汛情基本稳定。

红古区增加监测力量加大监测频次及时上报险情

确保安全度汛,红古区24日再部署,加强监测预警和值班值守,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加强监测力量,加密监测频次,及时上报险情,保证防汛人员在岗值守、通讯畅通,确保发生重大灾情险情及时上报、及时应对处置。

该区部署,进一步加强对河洪道的管理和执法力度,对全区重点河洪道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除障碍、疏通水路,确保行洪畅通。进一步做好抢险物资储备、机械车辆保障、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的监测预警功能,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发现隐患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整改,确保安全;落实预警转移措施,一旦遇到汛情,及时采取广播示警手段,组织危险区群众撤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永登县加强对危房危墙低洼地日常检查

7月24日,永登县组织专人开展强降雨后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改,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全力做好防汛工作。

该县防汛办工作人员走往强降雨袭击的龙泉寺镇、树屏镇及苦水镇进行防汛检查。对苦水镇的水库塘坝、树屏镇和龙泉寺镇的受灾房屋、低洼地带的房屋等进行再排查,发现问题迅速处置,加强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生险情,果断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

今年,永登县为各乡镇配备了移动照明车、安全绳、强光手电、救生衣、雨衣、雨鞋、装沙土用的袋子、铁锨等应急物资,各乡镇村在强降雨后立即检查应急物资的库存情况,如有缺损立即补齐,保证再次救灾的需要。

该县值班人员及防汛抢险队伍,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和信息畅通。做到日常检查到位,组织人员加强对区内危房、危墙、低洼地及建筑工地的日常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皋兰县全力开展救灾工作

7月24日,记者从皋兰县应急抢险工作指挥部了解到,7月22日晚皋兰县局部遭受洪水灾害后,立即启动防汛工作应急预案,共疏散撤离群众2000余人,集中安置受灾群众330人,目前群众情绪稳定,各项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据了解,灾害发生后,皋兰县第一时间组织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派出抢险技术人员赶赴受灾区域,紧急抢修道路、桥梁、通讯、供电设施。截至7月24日17时,砂岗村村内主干道已恢复通行,其他水毁道路正在全力抢修;8个通信基站完成抢修工作,涝池、砂岗、水阜、高山已恢复通讯;彬草、长川、涝池村部分主线路已恢复供电。同时,积极组织群众全力开展生产自救工作,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另外,切实做好灾后维稳工作,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县委办、政府办落实24小时双岗值班制度,确保应急抢险救灾指挥调度命令畅通无阻,确保及时、准确、全面上报救灾信息和值班应急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