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4年前后郭德纲与德云社开始走红,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相声专门传统艺术开始了“复兴”之路,烧饼岳云鹏等人从2004年开始跟着郭德纲学相声,烧饼的作品不仅仅是郭德纲与徒弟们“成长”的缩影,也是相声复兴的缩影。烧饼的作品是为了向师父郭德纲致敬,也是烧饼学艺的缩影,也是郭德纲培养徒弟的“历程”,也是郭德纲为相声培养优秀人才的“缩影”。

  5月3日晚,《欢乐喜剧人》第六季播出,烧饼曹鹤阳的作品《您是我的一道光》其实质量挺高,尤其是对于熟悉相声、喜欢相声的观众而言,都知道烧饼这个“相声剧”作品表达了什么。

  最近这些年,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再度复兴,很多年轻人爱上了曲艺、戏曲、相声等传统艺术,郭德纲功不可没,他是相声复兴的最大功臣。人民日报曾经评价郭德纲为“中国相声的一面旗帜”,就连主流相声界的一些大师,也对郭德纲及张云雷岳云鹏等人有非常积极的评价,于谦的师父石富宽先生在2020天津春晚的舞台上称赞郭德纲为“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名家李伟健曾经在讲座中称赞张云雷在传承戏曲文化一事上“功德无量”:张云雷是把90后从酒吧迪厅里拉出来的人,他宛如民国时期的大角儿重生一般。

  烧饼作品《您是我的一道光》回顾了自己的学艺生涯,回顾了师父郭德纲的点点滴滴,烧饼抱着感恩之心,感谢师父郭德纲没有放弃曾经无比淘气的自己,感谢师父教自己本事,感谢师父给了自己事业和平台、给了自己“一切”,这对于其他儿徒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是烧饼作品是相声复兴的缩影呢?

  相声从什么时候开始“复兴”?

  很多人觉得,郭德纲也是儿时学艺,吃尽了苦头,是郭德纲的不懈坚持,最终让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再度火热起来,这种说法没错。

  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再次复兴的时间点,应该在2004年前后。2003年,郭德纲等人创立的“北京相声大会”正式更名为德云社,2004年前后,郭德纲的相声开始走红,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德云社的相声开始在网络广泛传播,也是从那时开始,德云社和相声开始慢慢走红。

  2004年,烧饼、岳云鹏、栾云平开始跟着郭德纲学相声,那年,烧饼刚刚13岁,成为了郭德纲的儿徒,岳云鹏19岁。

  烧饼的作品,意在向师父郭德纲致敬

  烧饼作品《您是我的一道光》回忆了自己学艺的点点滴滴,尽管里边加了很多渲染,为了追求作品的“笑果”,幽默地展现了自己学艺的辛苦。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相声这门传统艺术而言也是一样的。

  郭德纲的相声讲究传统、坚持创新,他特别重视徒弟们基本功的培养,这也是郭德纲和德云社能够一统相声“江湖”的根本,也是德云社相声能够卖票的保证,德云社的每一位相声演员几乎都有非常好的基本功,无论是舞台应变能力还是个人风格都非常鲜明。

  就算相声基本功不是很好的岳云鹏,恐怕也比主流相声界的某些相声大师的基本功要好一些。岳云鹏在学徒期间所受的苦所付出的努力,恐怕是某些主流相声大师不能想象的。

  很显然,在德云社所有的演员中烧饼的天赋不算是最好的,他能有今天的知名度,他能够在相声的舞台上站稳脚跟,一方面靠的是德云社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靠的就是恩师郭德纲的培养,师父曾经对他的严加管教,让烧饼能吃上“这碗饭”。

  郭德纲一直向徒弟们强调“相声凭本事吃饭,不养闲人”。

  烧饼的作品是为了向师父郭德纲致敬,也是烧饼学艺的缩影,也是郭德纲培养徒弟的“历程”,也是郭德纲为相声培养优秀人才的“缩影”。

  2004年前后郭德纲与德云社开始走红,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相声专门传统艺术开始了“复兴”之路,烧饼岳云鹏等人从2004年开始跟着郭德纲学相声,烧饼的作品不仅仅是郭德纲与徒弟们“成长”的缩影,也是相声复兴的缩影。

  烧饼这个作品最后的“底”,体现的是相声的“传承”,他带着小徒弟去看师爷郭德纲,艺术就是这样的,一代一代的传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