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单春雷主任指导研究生导航下的神经调控技术照片医院提供

患者小张是一名90后小伙,今年6月初,小张因在家安装电灯泡时意外触电,导致昏迷。虽然在当地医院的治疗下,小张的意识逐渐清醒,但他的家人发现,醒来后的小张变得不识字,也不会写字,同时还伴有物体与面孔识别障碍以及计算困难。另外,小张自遭受电击后,其左侧头顶有约一枚钱币大小的区域头发缺损。当地医院磁共振(MRI)检查未发现小张脑结构有明显异常,后又转院至江苏省某医院进行近1个月的言语康复训练。小张认字、写字的能力虽有提升但不明显,头发缺损处头发也没有明显生长。

由于一直未明确发病的机制,且康复的进度过于缓慢,一家人十分着急。因此,求医心切的患者家属经人推荐,联系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单春雷教授,希望单教授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作为国内知名的脑功能康复专家,单教授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科研成果,提出了利用现代影像学及电生理技术,多模态地评估患者读写障碍的神经环路机制,从而利用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针对特定神经环路进行精准干预,促进其重塑和功能改善。

单春雷教授根据小张的病情,设计了一套针对小张脑功能障碍的行为学、功能性磁共振(fMRI)以及脑电的个体化的评估方案,并因此发现了在普通磁共振下无法探测的受损脑区。这一发现不仅为后续的精准干预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也解答了患者及家属一直以来的疑惑——为什么没看到明显的受损区域,却有这么多的障碍。

最后单春雷教授指导团队成员利用神经调控技术(tDCS)为小张进行了精准的定位干预联合临床的言语康复训练,经过三周的联合治疗,小张的各项脑功能障碍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第三周治疗结束时,小张的阅读及书写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已能阅读手机信息,进行普通的书面交流,且计算和物体、面孔识别都有较大的改善。让家属和小张本人感到惊喜的不只是功能的恢复之好、恢复之快,连原来头顶头发缺损的部位,也在短期内长出了新发。家属及小张都万分感激单教授领衔的岳阳医院康复团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小张的脑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

单教授认为小张已具备了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能力,这种基于脑机制的评估与康复可以明显加快康复的进度,提高康复疗效,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与应用。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