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体意味着可信、可复制

像目标管理务必具体一样,夸奖下属最重要的方法论,也是具体。就事论事,说处境、说细节。你说出的夸赞越是具体,员工回忆的内容就越是清晰,双方更容易产生"共情",即感同身受。

好比你夸下属"人好"就是很空泛的说法,你要具体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员工做了哪些努力才给你产生了他人好的印象,而这个印象为什么与众不同,哪一点是真的打动了你,让你忍不住给予夸赞的。你的描述越具体,员工感觉越实在,也更能相信和接受。

你真的会表扬下属吗?这4招,老板们表示"亲测有效"

相反,为了夸赞而夸赞的时候,被夸赞的落脚点往往是空洞的或者夸大其词的,给员工一种很空、戴高帽的感觉,员工会感觉尴尬,甚至觉得莫名其妙。真诚的赞赏往往让人听得悦耳,被赞赏的下属会感觉放松。

如果你的赞赏让下属觉得紧张,那这样的赞赏不仅没有拉近彼此的关系,反而可能变成疏远的源头,员工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

你真的会表扬下属吗?这4招,老板们表示"亲测有效"

二、打破所谓的扬弃平衡

说一个大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事。

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后,陶行知让王友放学后到校长室来。等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了。和所有准备接受批评的学生一样,王友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可谁知道,陶行知不但没有惩罚王友,反而给了他4颗糖来奖励他。

陶行知说:"第一颗糖,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第三颗糖还是给你的奖励,因为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说到这,原本默不作声的王友绷不住了,他哭着认错,"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笑了,又赶紧掏出第四颗糖,因为王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所以再奖励他。

4次赞美,0次批评。陶行知用4次赞美和0次责备,巧妙地让学生懂得了其中的道理。育人和管理的本质是相似的,教育方法往往也适用于管理,正如赫洛克效应所说,赞赏是比批评更有效的办法。

你真的会表扬下属吗?这4招,老板们表示"亲测有效"

三、满足员工的社会需求,并在一定程度进行扩散

很多时候,赞美可以是多元的。比如,形式上的公开。在会议等公共空间表达赞美、认可,或者是是举行特定仪式,把赞赏变成一个小有仪式感的事件,让员工感受到更深的肯定和激励。

这么做的理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人除了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外,还有感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第一,感情上的需要包括友爱(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等)、爱情,属于社会层面的需要,可以理解为社会关系需求。

第二,尊重需求包括内部尊重(自尊)和外部尊重。指的是人们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马斯洛说,无论是内部尊重还是外部尊重,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们更有信心、对外界更有热情,更充分地感受到自我价值。所以尊重需要也指向社会关系,并以此为依托。

第三,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求,当一个人的工作称职的时候,他会感受到最大的快乐。反过来,快乐的情绪本身也能促进一个人更称职地完成工作。这一点看起来更偏向个性化,但落脚点还是在人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上。

所以以上三点,都指向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归根于社会性的需求,简单来说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所以,在公开场合表达赞美,等于说一次满足了员工的感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你真的会表扬下属吗?这4招,老板们表示"亲测有效"

四、方法再多,不及真诚

在表达对团队和下属的赞赏时,一定要真诚。首先,很多假聪明的人总觉得自己演技到位,可盐可甜,但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被套路过一次后,分辨真诚就变得极为简单,如果不是发自内心,装腔作势的"真诚"只会让赞赏变得讽刺而可笑。

真诚首先是发自内心的,发自内心的真心话说出来充满底气,大大方方的表达,就比那种若隐若现、声如蚊呐来得真诚。

第二,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赞赏是管理方式,但并不代表管理者要把它完完全全当成一种手段,因为一旦为了某个目的去赞赏,下属就会感觉到功利性,即便是以业绩说话的企业里,过于功利也未必可取。

所以,赞赏很可贵,但比赞赏更重要的,永远是老板的真心实意。 不要吝啬对员工的赞美,当发现优势并赞美员工变成一种习惯和一项制度,受益的除了老板本人,还有企业文化和蒸蒸日上的业绩报表。

你真的会表扬下属吗?这4招,老板们表示"亲测有效"

想要成为合格的领导者,首先就是要对领导力有足够认识,对创新抱有无限热忱。借此,推荐一款个人成长课程:涵盖“运营、销售、营销、管理、股权、融资”等,都是实用的工作方法和优秀经验案例。

如果感兴趣,点击CEO周课-精选好书 精进成长,助你的2019更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