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下行压力大,市场亦不乏悲观论调。然而,香港过去并不是没有风浪,最后仍可安然渡过。以往,香港经济体积小,开放自由的市场易受外围冲击;今时,香港的经济规模已变大,经济结构更稳,而政府财政纪律严明,储备充盈,有很大的弹性与缓冲,抵御随之而来的经济逆风。事实上,香港经济深具韧性,不应低估。

2019年,香港经济生产总值约2.8万亿港元,港股市值约为31万亿,相对于1997年的1.3万亿及3.2万亿。据金管局的统计,港元存款继9月回升0.6%后,10月再增0.4%,升至超过6.9万亿元;人民币客户存款于期内上升2.1%,至6364亿元人民币,连10月人民币存款证余额207亿元人民币,整体人民币资金池为6571亿元人民币,按月升2%。

即使香港经济已步入技术性衰退,不确定性挥之不去,港元存款仍在增长,总额更是香港GDP的2.5倍。联系汇率运作良好,金管局有十足储备作美元兑换,资金可随时进出及流动,不受限制。过去的金融危机也无法动摇该制度,今日将更难挑战,不单金管局财政实力强劲,本地银行的资本充足比率达20%,也位处世界前列,连标普评级机构也确认在当前困难环境,并不担心本地银行的财务状况,反映本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强健。银行是百业之母,只要银行体系稳定,对经济的支持将会更有效,这也是香港经济韧性的关键所在。

早前,财政司预告今年港府将出现财赤,甚至财赤延续至明年,这并不令人意外,因卖地、股票印花税及税收都不及往年,已增加的经常性开支一时是难以填补。幸好,港府以往的财政纪律好,更积累庞大储备,目前达1.1万亿元,是港府年度经常性开支的2.2倍。早前港府已推出200亿的纾困措施,预计仍会再推稳经济的动作。预期2019年香港经济增长倒退约1.5%,金额约为420亿,若港府多花300亿,应可大大纾缓本地经济的弱势。而即使花费500亿元,只占财政储备的5%,港府的弹药显然是充裕的。

最后,香港始终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国际及内地。而今天金融市场的强弱,除反映经济以外,更多是跟随央行的货币政策。随着更多主要央行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市场追逐风险将持续,今年科技新经济股大幅跑赢就是最佳证明。若明年全球经济由放缓转向稳定,金融市场可保持活跃,香港将直接受惠。香港自身有很强的经济韧性,不应被低估,坚定信心,拨开云雾,必有新的风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