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GPLP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日前在杭州举行,200多位知名投资人、企业家、创业者到场,围绕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及行业投资机会展开了深入探讨。

目前,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规模呈上涨趋势。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总规模达395亿美元,融资事件1208笔,其中中国的投融资总额达到277.1亿美元,融资事件369笔。那么,人工智能如何商业化应用?投资机构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企业?

浙大友创执行总裁刘建斌作了《智能,让世界更有趣》的主题演讲。他介绍,过去一年中,友创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在商业、农业、工业、医疗健康,以及音乐、生活的各种场景都做了尝试。“人工智能不但能够识花、作曲,在医疗中,还能识别皮肤病。”刘建斌说,虽然相关项目目前还处于早期,但是希望能够将人工智能应用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且通过赋能更多的场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从而让生活更方便,让世界更有趣。

2019年,尽管投资机构对人工智能纷纷开始谨慎,然而,在与会嘉宾看来,人工智能依旧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突围问题,GPLP犀牛财经创始人王月平表示,2018年,人工智能领域处于初级阶段,不过,伴随着技术的突破及创业公司的出现及增加,在某个场景及细分领域的应用当中,人工智能公司越来越多,2019年,恰好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关键一年。

在紫金港资本合伙人曾云看来,人工智能是一个提升生产力的工具,主要有四大用途: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危险场景和人做不到的一些场景以及加强监管。他认为,从2019年开始,原来一些好进入、利润高或流通性好的领域,比如金融、交通、医疗等,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已经被占领得差不多了,接下来的场景落地机会在一些有比较深的行业壁垒的领域,对创业团队的行业资源和执行力也有较高要求。

“AI创业,也需要从需求入手。”金沙江联合资本管理合伙人周奇表示。投资者不应该先从技术方面入手去看AI如何去落地,而应先从需求入手关注场景。客户才不关心用的是啥技术,他们只关心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的成本如何。解决了问题的,然后再来讲AI在里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因此,泛AI领域将是我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科嘉和丁润强提出,AI一定要技术与产业结合,才能创造商业价值。“虽然算法的不断提升很关键,但任何项目我们从来不会说就AI论AI,而是一定要找到一个具体产业可以和成熟的AI算法、技术去结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其次就是要创造新品类、新的应用方向,过去由于各种原因做不了,而现在技术发展到能够做成,抓住过去已有产品的转型新方向。”

论坛上还发布了GPLP影响力评选两大系列榜单,包括“人工智能投资机构10强”和“最具投资价值的人工智能企业10强”。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记者 何飘飘)

编辑:王姝

校读:柳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