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上手机会就少,再加上被带教老师和孩子的家长同时盯着,任何一个规培医生都难免紧张、露怯。而规培医生,便是要在学业结束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1-3年的规范化培训,在有资质的培训基地(基本都是普通人认知中的“好医院”),跟着带教老师轮流在各个科室学习和实践。

  今天和大家看一篇和孩子职业选择,也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关于医生。

  在世界很多地方,尤其在英美国家,医生真是个高大上的行业。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美国医生薪资数据表:

  来源:医脉通,作者:cheng

  在美国,普通人年薪达到七八万美元,就算不错了;而医生一年小几十万很正常。所以很多在美国的华人,非常希望孩子从事的行业,就是“医生”。开口闭口 Doctor,很体面,不光挣得比平常人多,职业安全系数还很高 ---- 这一行,越做经验越多,年岁增长,并不“折旧”。

  美国大学本科并不设医科;上医学院,就跟上法学院、商学院一样,必须是大学毕业后,算是一种职业教育。比如,这是哈佛医学院 --- 哪家娃儿被这样的学校录取了,父母会觉得孩子的一生会是妥妥的光明。

  其实呢,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医学院要上4年,毕业后(拿到 Doctor 学位),就开始做“实习医生” - medical residency.  如果做个家庭普科医生、内科医生,实习期是3年+,如果要成为神经外科医生,实习期是7年+

  要了解美国医科生职业成长,美剧《实习医生格蕾》可以追一追

  实习期内,累死累活,加班没商量。而且工资不高 .... 5万美元左右起步,随着年限增长,6万多也就一般到头了。

  来源:医脉通,作者:cheng

  不过苦虽苦,多年的媳妇还是可以熬成婆的;过完实习期,就直奔精英之路去了。熬成精了,还可以PK一下豪斯医生这一类的 ... 不为生计发愁,而且还特自由、任性!

  美剧《豪斯医生》,也是好看的不行不行的 ...

  那么,如果在国内选择做医生这一行,会是怎样呢?

  很多人会想起此次疫情中冲在前线的医生,也会想起医生的收入待遇,更会想起这些年被广泛报道的一些医患矛盾 ...

  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也是一个 “性价比” 不容易被清楚定义的职业。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反映的是医科生毕业后在中国要经历怎样的培训,才能成为一个正式医生。

  来自Reddit:向真正的英雄致敬

  之所以推荐,两个原因:1、了解国内医科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  2、以后去医院,遇到这些年轻的实习医生,请多一些理解、宽容和善意。

  你会希望孩子今后选择做医生这一行么?文末有投票,一定参加哦!

  这几年中国的荧屏上,以职业为题材很难落到什么好口碑。

  特别是涉及到“菜鸟成长”这个母题,不是把职业剧拍成“我跟上司谈恋爱”的偶像剧,就是把所谓的职场综艺拍得像素人造星、表演痕迹很重。

  真实,才是观众最大的诉求。

  最近深圳卫视拍摄了一档医疗题材纪录片——《我的白大褂》,或许能让腻烦了剧本的观众感受到一丝清流。

  这两年的国产医疗纪录片佳作频出,《生门》、《人间世》等聚焦医院人生百态的真实记录,每部都狠戳我们的泪点。

  但《我的白大褂》还是在优秀的前作中杀出了一条新路。

  因为它的主人公,是几个正在积累经验、还没有正式进入职业生涯的“规培医生”。

  这也是为什么有网友说,看这部纪录片好像更像在看真实的“令人心动的offer”,看年轻新手如何摸索着进入职场的大门,更看到了本土医生真实的成长之路。

  因为规培医生,并不是像以前纪录片里那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成熟医者,而是一群跟着带教老师到处学习的“预备役”。

  这个人群对于医疗门外汉来说很陌生,甚至压根都没听说过还有这种医生的存在。

  这却对于我们每个人未来能拥有怎样的医生,至关重要。

  01

  再菜的新手,也没时间慌张

  “规培医生”的出现,始于2014年我国正式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在这之前,我国长期缺乏对医学毕业生的二级学科培养,使得他们毕业后即刻被投入到医院从事临床工作。

  这就导致临床医师获得的培养和成长,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所在医院的条件,无形中阻碍了我国医疗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

  而规培医生,便是要在学业结束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1-3年的规范化培训,在有资质的培训基地(基本都是普通人认知中的“好医院”),跟着带教老师轮流在各个科室学习和实践。

  通俗点说,这有点类似于大企业里那些会轮岗的“管培生”,目的是完成从纸上谈兵到在一线摸爬滚打的转变。

  尽管规培医生是缺乏经验的新人,但医院这个特殊的职场上,可没有让人能提前排练的剧本,也没有容许每个人都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

  《我的白大褂》开篇,就是一位规培医生小林遭遇到的“灵魂冲击”。

  小林轮转到急诊科规培后,第一次参与重大抢救,便是十分危急的情况——

  一位神志模糊、精神混乱的男子被送到急诊室,状况已经十分不好,甚至还在高喊着拒绝救治,让观众都跟着揪心。

  第一次参与如此紧张焦灼的抢救,小林作为一个新手,不可能不慌。

  最慌的是,在帮忙抢救的时候病人的瞳孔已经在放大,一双眼睛直直地看着她。

  但这种恐惧感只存在了几秒钟,也只被允许存在几秒钟。

  超声专业的小林没有慌张的余地,在医生们密切的配合中,她必须冷静专业地接手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但是,这位情况危急的男子还是没有挺过来,骤然离开了人世。

  一开场就看到如此悲剧的观众尚觉得冲击过大,又何况是第一次面对抢救失败的新人医生呢?

  医生也是人,也是从没有直面过病人死亡的阶段过来的人,会难过和痛心的人。

  但医生又毕竟是医生。再难以接受的崩溃、冲击和悲伤,也只能在尽到自己的责任后再一个人学着消化。

  纪录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小蔡,在急诊科跟着带教老师学习的时候,也遇到了急迫的突发状况。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突然出现胸口、腹部疼痛难忍的症状。

  经过迅速的排查,症结竟然是可能危及生命的主动脉夹层。

  诊断后,医生立刻向患者的妻子说明了情况有多严重:

  不救,那一定没希望;

  救了,也只有60%多的存活率。

  在这人命关天的艰难抉择之外,还有更现实的足以压垮这个家庭的东西:费用可能高达三十万。

  遭遇如此重大突变的亲属立刻情绪崩溃,而在旁边一直试图劝慰和帮忙的小蔡,亲眼看着他人撕心裂肺的悲伤,也忍不住眼眶泛红。

  万幸的是,因为救治及时,这位男子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手术、保住了性命,让屏幕前的观众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最让人感叹的是,救回这位男子,光靠医生的同情心是不够的。

  是小蔡的带教老师高度冷静又专业的判断,给了病人一线生机。

  两次测量脚踝处血压发现两脚血压不对称时,医生便警觉地预判这可能是动脉夹层。

  于是,他立刻叫停本来安排的普通CT、上增强CT,并及时叫来心外科专家会诊,每一步决策都果断又准确。

  在争分夺秒但又有序妥当的安排中,医生们才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这条生命。

  经历了这一切的小蔡,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些才是她作为规培医生最需要向老师学习的。

  在医生这份工作的成长中,没有彩排、没有演习,唯有真刀真枪地直面每一个案例、每一条生命。

  这部片子独特的价值也正在于此:给更多普通人打开一个窗口,看看医生之所以成为一个成熟的医生,可能经历什么。

  正如片中所说,这“远不是换一身衣服那么简单”。

  02

  “你乐意让新手给你看病吗?”

  当然,并不是所有规培医生都一定会遇到惊心动魄、生离死别的时刻。

  比如口腔专业的小周,她的规培任务是在所有口腔相关科室轮转学习。而她遇到的最大难题是——

  儿牙科哭天喊地的小朋友,真的太难搞了。

  每个躺在操作台上的小孩,都有180种哭嚎的方式让人崩溃。

  尽管非常不安又不知所措,小周还是努力克服自己的笨拙,学着其他医生的方式安抚每一个孩子。

  但在小周的努力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极为现实且由不得她的问题:一般人往往不愿意一个没啥经验的新手医生给自己看病。

  小周的带教老师黄主任其实经常努力向患者推销小周,好让小周能有机会上手,在老师的把关下做一些基本操作。

  但患者不乐意,也不是不能理解。

  有人觉得,我花钱挂的就是专家号,当然更愿意让医生本人给我操作。许多家长带孩子看病,更是“精益求精”,只信任最有经验的主任医师。

  有时也不仅是家长拒绝。像儿牙科这种情况,小孩子长期在一位医生处看病,自己都会主动选择最熟悉的医生,而抗拒小周这样的新医生。

  本来上手机会就少,再加上被带教老师和孩子的家长同时盯着,任何一个规培医生都难免紧张、露怯。

  屏幕里小周不小心操作失误的时候,观众都能感受到那种窘迫和自责要溢出屏幕了。

  小周遭遇的“不被信任”和有限的实践机会,其实也是现实中广大规培医生普遍面临的困境。

  在丁香园论坛的“规培”版块,规培医生们最常发在这里的一种吐槽,便是抱怨自己经常只有旁观和打杂的份儿。

  就像知乎用户@医路坚持杨大侠 所说——

  规培医生“身兼采集病史、书写病例、下医嘱、临床取药、临床操作、写病程、上手术……一系列职责。其内容不可谓不多,以致部分人员感觉尽是在干无用之功,没学着什么本事。”

  身为所谓的培养对象,整天忙得脚不着地,但大部分的精力其实都没有花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上。

  片中一位规培医生也自我吐槽:其实平时干的最多的是写病历。

  这不仅有些背离规培制度的本来目的,也容易形成一个尴尬的死循环:越不锻炼,越没法熟悉业务;越不熟悉业务,就越难获得患者的信任。

  片子中,答应让小周给自己孩子看牙最痛快的一位家长,本身就是同医院的医生,也正在带着规培医生学习。

  只有过来人才深知,不练是不行的,没有一个医生是一上来就什么都会了。

  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两句话,或许不止是让身为患者的我们对新手医生多一些理解和认可,也揭示了规培医生最需要、也最难得的东西。

  03

  他们真正的压力,

  要把节目放大100倍

  通过几集纪录片,就连我们这些门外汉都看得出来,规培医生能遇到一位言传身教、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在实践中能得到提点,是多么重要。

  更何况,在如今的环境里做医生,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藏着玄机。

  片子中,小林需要询问一位患者的近况。由于老师认为对方可能有焦虑倾向、对于自己的病情极为敏感,因此需要特别关照。

  没有经验的小林在打电话时,直接把“考虑到您比较容易焦虑”说出了口,话术中的稚嫩立刻被老师指了出来——

  对方本就敏感,这么直说出来,太容易激化矛盾。

  麻醉专业的小潘,第一次轮转到外科并参与到手术中时,也学到了外行绝不可能知道的经验。

  经验丰富的老师告诉他,把切下来的组织拿给病人家属看之前,要丢掉沾血的纱布,换一块崭新干净的垫着。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视觉冲击,也是考虑到家属的心情。

  对于观众而言,看到医者的知识与经验被传承下去,更是一种莫大的心安。

  尽管老师们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

  有贴心和蔼的老师,会努力为规培医生创造实践机会,在他们自责或受挫的时候给予鼓励。

  也有严厉的老师,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随时随地抽查规培医生背诵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疏漏。

  这其实也是一种用心良苦:结合实战重温一下学习过的书本知识,比看10遍书都有用。

  不管哪一种,《我的白大褂》里呈现的几位规培医生的日常,都可以说是规培生非常理想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理想”,使得一些业内人士对它颇有微词:

  片子中关于医疗本身的细节,是真实的。但对于规培医生的现状,也有一些更琐碎、不堪的压力被隐去了,并没有得到完整的呈现。

  比如,现实中并不是每位规培医生都能在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收获到真正有价值的教导和经历。

  除了前文所说的“打杂”,在过往的报道和医学类论坛讨论中,我们其实能看到这制度设想的成果,或多或少被不成系统的执行和管理削弱了。

  有些医院被官僚作风渗透,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一层层到了规培生,就只剩下“活又多,压力大,一点做不好就挨骂”。

  有人称自己在科室根本“没人管”,天天就相当于“混”;

  也有人所在的医院虽然有给带教老师打分的制度,但实际上和老师也不会相处多久,“何必互相为难”,最后就只落得形式主义。

  比起精神上的收获,规培医生们还面临着更加现实的物质问题:钱。

  穷,是规培医生永恒的吐槽主题No.1。

  2018年澎湃新闻的报道显示,一线城市规培生平均补助为2291元/月,二、三线城市的数据则分别为1567元/月和1384元/月。

  这个数据来源丁香园论坛的904位网友,而他们中的90%都来自三级甲等医院。

  每月微薄的一两千块钱,甚至都会让人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那些干着繁重冗杂的活的规培医生自嘲为“廉价劳动力”,也就不奇怪了。

  看到这些不便呈现在电视镜头中的细节,反而更能让人明白,为什么要将镜头对准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医生。

  除了让大众了解这些新生力量的努力、勤奋和成长,他们背后的这些并不光鲜但却戳中痛点的现状,也同样该被社会看到。

  让他们成为纪录片的主角,只是第一步而已。

  也许这种努力收效微乎其微。就像此前的优秀医疗纪录片播出后,我们一边震撼、感动,一边也会怀疑,这真的能让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医护人员不尽如人意的生存状况有多少改善吗?

  但这就像医生们救人时面临的抉择:不去做,就没有一丁点变好的希望。

  这种弥合分裂、打破隔阂、呼吁理解的努力,多一点,是一点。

  文章来源:Vista看天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