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在北京的天桥、天津的劝业场、南京的夫子庙,大多数的相声演员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用相声给同样饿着肚子的穷苦人们带来欢笑。

100多年后,在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迪拜,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们一边倒着时差,一边用相声给远在异国他乡的海外华人们带来快乐。

世有相声而后有郭德纲——30年前,郭德纲跟相声结缘,他的初衷是只想吃一口饱饭。

演员常有而张云雷不常有——30年后,张云雷成为郭德纲的得意弟子,他的初衷是只想好好说相声。

他们的初心都没有忘:郭德纲以前只是想填饱自己一个人的肚子,而现在却需要填饱整个德云社相声演员们的肚子;张云雷以前只是想一个人静静地说相声,而现在却在说相声的同时还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

但是就在近日,师傅郭德纲在海外舟车劳顿,徒弟张云雷在国内饱受争议。

这一对师徒啊,怎么就这么难呢?郭德纲:我给你当狗,你不要,结果我成了龙

郭德纲从小就对传统曲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在7岁时就拜了天津评书艺人高祥凯学习评书;10岁时开始正式学习相声;13岁时跟盲艺人王田雨学西河大鼓。幼年时期,常宝丰等天津老艺人对郭德纲指点颇多。

1989年,郭德纲拜杨志刚为师,再次系统地学习相声。

1995年,22岁的郭德纲自称白全福的徒孙、杨志刚的徒弟,第三次闯荡北京,希望再次争取进入体制,好在吃饱的情况下安心地说相声。

但是,同行不认可他——师承待考;体制不接受他——不具备加入条件。

多年后,郭德纲回应这段过往的时候仍然耿耿于怀:我三次进京,恳请你们收留我,哪怕做一个马仔我也认。我愿意给你们当狗,但是你们不要,怕我要你们,生生地把我轰出来,结果我就成了龙。

求人不得只能求己,失望至极的郭德纲只好“自立门户”创办了德云社。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1995年到2005年这10年期间,郭德纲究竟留了多少泪、受了多少委屈,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是,郭德纲把德云社一个草台班子做成全国最大的民间相声团体;他改变了很多穷苦出生相声演员们的命运,提升了他们的收入;他把相声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对传承、推广这门传统曲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与之而来的德云社、郭德纲伴随着多少打击和争议?张云雷:我想说相声,我可以弘扬传统文化

张云雷是幸运的,他没有遭受过郭德纲学艺过程中的流离之苦。

9岁时拜郭德纲为师,就开始学习太平歌词、莲花落、评戏等唱段。2005年倒仓暂退德云社,2011年回归。

但是张云雷也是不幸的,2016年南京演出时,一场“飞来横祸”差点要了他的小命。其身上的100多颗钢钉,直到2019年2月22日才全部取完;2018年因为砸挂不当,直到今天还饱受争议。

他才火几年呢?

这个才27岁的小伙子,把无数的年轻人从网吧、酒吧、游戏中拉出来听相声;这个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年轻演员无绯闻、不炒作,在说好相声的同时,还把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扛到了肩上。

他错了吗?

错了!

他错在不该拿敏感话题砸挂。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非要让他自认为是错不该红,错不该选择相声这个行当吗?

相声不易,相声演员也不易

郭德纲7岁学艺,张云雷9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能我们在捏泥巴、折纸飞机、玩玻璃球、看动画片的时候,他们在苦练基本功;可能我们在约会、逛街、看电影的时候,他们在一遍又一遍地对着台词;可能我们在听的时候哈哈大笑的一个段子,需要他们搜肠刮肚地想个好几天......

相声不易,区区一百多年的历史,一路发展得磕磕碰碰;

相声演员不易,无数饿着肚子的先驱们,一代一代地将它传承下来。

郭德纲四十几岁,说了三十年的相声;张云雷二十几岁,说了十几年的相声。郭德纲学艺的时候经历诸多磨难,成名之后严于律己,教徒时认真负责;张云雷学艺时认真刻苦,成名后低调谦虚,表演时一丝不苟。

我不相信,如果不是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门曲艺,他们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来。

错了得认,也应该惩罚。但是,做为吃瓜群众的我们不应只盯着他们的错误穷追猛打,而是应该看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一棒打死之后,伤害的是相声,最终损失的却是我们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