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并且这部催泪大作在上映后还曾在豆瓣的“一周口碑电影榜NO.1”强势霸榜三周,2.3万人打出了8.8的高分。影片最后,男孩赞恩在监狱里接受电视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了一段让话,让人深深体会到,一个12岁男孩对人生的绝望。

“我要控告的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这句话出自一个黎巴嫩男孩。

十来岁的孩子因杀人被捕,

又作为原告出席了法庭,

这仿佛一场闹剧的现场,

被黎巴嫩女性导演拉巴基搬上荧幕,

带到了戛纳和奥斯卡。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电影

第9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第76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提名

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

4月29日上映

这部影片没有大咖加盟,启用的都是全新非专业演员,全片耗时5年完成,然而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席卷了全球各大影展,赚足了观众的不少眼泪,被媒体称之为“眼泪收割机”。

并且这部催泪大作在上映后还曾在豆瓣的“一周口碑电影榜NO.1”强势霸榜三周,2.3万人打出了8.8的高分。

本片原名“迦百农”,在阿拉伯语里是混乱的意思。

而在影片开始的最初几个镜头里,用几个长长的空镜展示了何谓“迦百农”——那是一片类似贫民窟一样的社区,一群孩子在破落的街道里穿梭、戏耍。简易的武器玩具、香烟、废弃的楼房,这些元素构成了主角生活的环境,也交代了作为影片背景的“迦百农”为何意。

影片导演娜丁·拉巴基用她细腻的拍摄手法和毒辣残酷的视角,展现了一个12岁黎巴嫩男孩艰难的成长历程。

影片中的故事却残酷真实,看不到人的救赎,也看不到神的怜悯。

主角赞恩的父母很穷,他们负担不起抚养他和妹妹的费用。由于没有身份证,无法上学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也不能够得到医院的救助。只有12岁的他,却终日奔波在劳作养家的路上,身为家中的长子的他需要不断赚钱。

在一些父母看来,子女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处置,也可以随意支配他们的生活。在赞恩父母的眼中就是如此男孩可以传宗接代,女孩到了年龄就要“资产处置”

为了养活自己和妹妹,被迫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而杂货商对赞恩的妹妹有一种邪恶的兴趣,结果,赞恩的父母为了房租把赞恩的妹妹卖给了杂货商。

最终11岁的妹妹因怀孕大出血而死。听到妹妹萨哈死去的消息,怒不可遏的赞恩抓起刀冲出了家门。

影片最后,男孩赞恩在监狱里接受电视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了一段让话,让人深深体会到,一个12岁男孩对人生的绝望。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一首小夜曲》中写道:“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本片聚焦于关于孩子的生养和教育的问题,直面了父母儿女的关系问题和社会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也是不断被拿出来讨论的,无论是生育政策的改变,还是社会问题的频出,都在诉说着共同的问题,即家庭教育的缺失。

片中那位12岁小男孩的扮演者原本就是一位黎巴嫩难民,此次出演可以说是他的本色出演。虽然他没有接受过教育,也不识字,但在表演方面却拥有着很高的天赋,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戏。

电影远远比介绍的要精彩和深刻,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去影院看一看这部佳作!

(声明:部分图片及影片简介来源于豆瓣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烦请告知删除。)

---------------------------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