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是唐代诸多窑口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唐代诗人陆羽的《茶经》中关于邢窑瓷器茶盏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也反映了邢窑 在盛唐社会中饮茶文化中所代表的一个层次。

“邢窑类银,越窑类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窑类雪,越窑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窑白而茶色丹, 越窑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

据历史记载邢窑在唐代是以邢州的名字而命名的,邢州包括现在的河北省的邢台市周边的一些地区。如内丘、临城、 高邑县等一些地区。由于在唐代这些地区都属于邢州,故而将这地区的窑口称之为邢窑或邢瓷。那么在历史经过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书中描述的邢窑以及出土的邢窑产品,其最终的生产地在哪里呢?

著名唐代史学家李肇在他的《国史补》一文中提出“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 通用之”。这一文献的记述为后来确定邢窑的产地指明了方向。中国的文博工作者在经过近三十年的考古发掘,终于在内丘周围的临城县发现了唐代邢窑生产的窑址,同时又在内丘城关发现了二十余处生产唐代白瓷精细瓷的窑址。经过文博界前辈们的辛勤劳动,刻苦的探索、研究,最终将邢窑的生产地确定下来,就是今天的内丘及临城这一地区。

专家认为,内丘县的邢窑是我国现知最早生产白瓷的一座窑场。这充分说明,邢窑是白瓷的先驱,是我国的白瓷之父,是世界白瓷之祖。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唐代中国的邢窑白瓷传到阿拉伯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他们视若珍宝。欧洲一些国家一直到公元十七世纪才学会中国白瓷的制作方法。所以,我国白瓷技术领先世界一千年。这项伟大的发明,是内丘邢窑先人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