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香椿菜

深呼吸

刚刚冬末初春,时令的新鲜蔬菜就抢先登场啦!走过市场,看着商贩推出的少之又少的香椿菜,猛猛的吸上两口,垂涎欲滴!回到家,无意间和父母闲聊,“这时候来一盘鸡蛋炒香椿菜,真解馋!”妈妈听后,马上接上话茬儿:“这有啥难的,明天我们就回老家,看看咱家那颗红椿树能摘不?”我家院子里那颗香椿树龄虽不长,但品质极佳,每到发芽季节,及早的就伸出墙头,色泽柔润,红绿相间,散发出那种淡淡的叶香味,惹得左邻右舍不时“偷觑”,感叹香味难抵!

第二天,依然是春寒料峭,瑟瑟的风刮着。上班时间,一打电话,他们两个已骑上电车回老家了,我们老家距离县城足足40里,惹得我心里还直埋怨,这么急干嘛!待住校的儿子过周末回来,直嚷嚷在学校吃到了同学带去的香椿菜,诱人啊!那种满足和诱惑写满了整张脸庞。我打回去电话,妈妈一听,赶紧叮嘱,你不要在市场上买了,咱家的新鲜,好吃。我让你爸已经在绑杆子了,马上就能够啦,明天揉上,后天就先给你们送去点。记得每年春节过罢,妈妈就会储备一些萝卜干,以备腌咸菜时用。她老说腌制椿菜时,加些萝卜干,即可相互吸收水分,又能增加鲜味。星期天一大早,就响起了门铃声,爸爸提着一兜兜的已经上楼了。有新鲜的嫩叶子,有已经揉好的香椿叶,嫩嫩的叶子,一看就是一根根精挑细选出来,绿的是椿叶,白的是萝卜,颜色清淡,香味浓烈。我便迫不及待的给儿子捯饬起来。先把他们切开,装入碗里,不需什么调料,就那么几滴小磨油,拿出烙好的馍一卷,瑟瑟的苦,浓浓的香,儿子立马就狼吞虎咽起来,直呼好吃。

回头再看桌子上那一兜兜的菜,听着爸爸的叨叨声:这新鲜的,你可以直接煎鸡蛋,那腌制好的,你妈已经用袋子分装好了,直接放在冰箱里,慢慢吃,这两代是给你妹妹家的,这两代让牛牛带去给同学尝尝,吃完家里还有呢.....平静的叙述,心安理得的享用,哪管他们是如何的爬高上低,更是无暇去顾及三天两头的百里路程的奔波。其实在吃过母亲做的香椿菜之后,再尝别人的,无论怎样,都能挑出些许“毛病”,感觉无味。我知道,这不是心理方面的原因,而是父母在制作过程之中,加入了特殊“佐料”——用心,有爱!

其实,每一份收获的背后,都渗透着辛勤的付出和汗水。就连看似简单的花草树木的拾綴,也非那么简单。在老家的院子里,虽然不大,倒也错落有致的种上了杏树、桃树、葡萄、石榴、香椿树,足足5、6样子,开春时节,先是满眼花枝烂漫,粉的、红的,花花绿绿,甚是抢眼。一到挂果季节,又是那满院繁忙,错落有致,相继收获那黄橙橙的杏,沉甸甸的紫葡萄,红彤彤的大石榴,满院飘香。可我怎会忘记,从开始挂果,爸爸就嚷嚷着要回老家,“伺候”那几颗果树,因天干缺水,从村里低洼处提水,一桶桶浇灌,又怕满院果香招惹小鸟叨食,又不敢打农药,中午爸爸从不午休,拿着那根长长的杆子,座在院子里,驱赶小鸟,直至我们吃到一个个新鲜的果子为止。

也许,在如今商品琳琅满目的时代,我们会不屑一顾,至于这样吗?超市什么没有?可就是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当中,不知不觉渗透着父辈们浓浓的爱意,没有那么多的言语,就那么默默付出,无怨无悔,就像燃烧的蜡烛,耗尽最后一滴。

仍然期待,每年的这时候,美美地吃上母亲腌制的香椿菜!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