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智商欠费,脑洞乱开,你见过比这个皇帝更奇葩的指挥官吗?

显德元年(954年)三月,柴荣亲率大军出征,向潞州(今山西长治)方向快速推进。

看着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日,剑戟遮天,柴荣心中一股豪气油然而生。指挥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往来冲突,与敌人决一死战,这是何等豪迈壮烈!这才是真正的王者风范!

柴荣也明白,前方的命运是未知的,胜负一时难料,但自己身居皇位又岂能趋利避害,惧蹈风险?

就在柴荣率军北进时,北汉猛将张元徽已经取得一场胜利。他成功伏击后周将领穆令均,斩杀一千多人,打响报仇行动的头一炮,又逼得驻守潞州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不敢出战,固守待援。

这次刘崇倒是没有死脑筋强攻潞州,他只留部分兵力围城,自己率主力绕过潞州南下,目标十分明确 — —打过黄河去,解放全中原!

后周和北汉,柴荣和刘崇,一南一北,倍道兼行,很快就在半途相遇。

三月十九日,后周先锋在泽州(今山西晋城)东北十五里的高平遭遇汉军,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双方啪啪啪打了一仗,结果汉军先失一阵,稍稍向后退却。

柴荣见状,担心汉军逃跑,督促诸军迅速追击。

刚才的交锋只是一次试探,刘崇已经在前方摆开阵仗,他命手下第一骁将张元徽统领左路,契丹援军为右路,自己统率精锐坐镇中军,严阵以待,等待周军前来决战。

抵达巴公原后,柴荣倒吸一口凉气,汉军看起来阵容齐整,兵强马壮,反观自己进军太快,援军还在后方,能投入战斗的不到三万人,绝对是一场恶战。

柴荣不敢大意,他将兵马分为三军,与北汉针锋相对,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李重进、滑州节度使白重赞居左,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居右,宣徽使向训、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居中,自己披甲仗剑,亲临阵前督战,保护他的是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

双方列阵完毕,刀出鞘,箭上弦,军旗猎猎,战马嘶鸣,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大战一触即发,刘崇却突然脑袋抽筋,吃起了后悔药:早知道后周就来这么点人,何必花大价钱请契丹外援呢?

只见刘崇信心十足地对手下将领说:“今天用不着契丹出手,咱们自己就能灭了周军,也让契丹人见识见识咱们的厉害!”

契丹主将杨衮(本名耶律敌禄)看出了刘崇骄傲轻敌的苗头,提醒刘崇不可大意。

刘崇正在兴头上,完全不以为然,只是答了一句:“机不可失,请公勿言,试观我战。”

杨衮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心里很不痛快,悻悻地站到一边。

刘崇确实有勇无谋,关键时刻又犯了刚愎自用、不听劝阻的老毛病。他高价请来契丹外援,仗还没开打,就把人家摁到替补席上,彻底给得罪了。

就在刘崇准备下令攻击时,战场风云突变,原本强劲的东北风一下变成了南风。

顶着南风作战对汉军大大不利,看来老天爷也打算给刘崇提个醒儿。但就在刘崇因此犹豫时,气象专家、司天监李义拍着胸脯保证:“大风转向,对我军有利,请陛下下令吧!”

枢密直学士王得中听了李义的馊主意,急得拉住刘崇的战马说:“现在正刮南风,我军逆风作战,老天爷哪里是在帮我们呢?李义胡说八道,误我军国大事,应该斩首!”

但刘崇“二杆子精神”已经爆发,以往屡遭郭威羞辱的场面一一涌上脑海,仇恨和愤怒冲昏了头脑,他的心中只有四个字 — —挡我者死。

刘崇大喝道:“吾计已决,老书生勿妄言,且斩汝首!”

说完,他大手一挥,数万大军发起进攻,一切都将不可挽回。

攻势最猛的是北汉左路统帅张元徽,这位猛将不但功夫了得,还是出了名的打仗不要命,挥动两柄板斧,一马当先冲向敌阵,所到之处,尽皆披靡,无人可当。

汉军见到主将如此威猛,顿时军心大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与周军短兵相接,厮杀在一起。战场上人喊马嘶,刀枪相撞,乱成一团。

与张元徽对位的是樊爱能、何徽,两人一个是马军统帅,一个是步军统帅,都算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但面对张元徽这样的亡命之徒,立刻现出贪生怕死的本色。

樊爱能见张元徽打了鸡血一样冲锋,一副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势头,心里早已发怵,还没等对方杀到跟前,就果断掉转马头,惊慌失措向南跑去。

看到主帅不打招呼就开溜,骑兵也不干了,纷纷转身南逃,随即引发军心大乱,形势一发不可收拾。先是步军被自己的马军冲散,接着又被汉军一顿穷追猛打,损失极其惨重,跑得慢的一千多人干脆扔下兵器,解甲投降,右路军彻底溃散。

张元徽击溃周军右路后,乘胜冲向中军,汉军士气正盛,势不可当!

柴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就是大周身经百战的主力部队?如此不堪一击,如此临阵脱逃?他们把打仗当什么了?又把朕当什么了?

危急之下,柴荣不顾安危,冒着飞矢亲自指挥作战,其他将领也抖擞精神,奋勇搏杀,终于稍稍抵住北汉的疯狂攻势,但反败为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此时,周军阵中忽然传出一声高呼:“皇上如此危急,我们怎能不誓死作战!”

柴荣搭眼一看,喊出这句话的是赵匡胤。

赵匡胤作为宿卫将领,主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没有直接投入战斗,但他一直密切关注着战场形势。当周军右路崩溃,汉军乘胜直击中军时,赵匡胤意识到自己这边已经陷入绝境,若不能出奇制胜,绝地反击,必败无疑。

情急之下他才喊出这么煽动人心的口号。

内殿直马仁瑜跟着高声大呼:“皇帝陷入险境,要我们这些侍卫有什么用!”说完跃马引弓,接连射杀数十名敌人,另一名将领马全义也率数百骑兵不顾一切杀入敌阵。

喊出第一句口号的赵匡胤没有轻举妄动,他对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说:“汉军气焰嚣张,却并非不可战胜。我们兵分两路,你率两千神箭手为左翼,登高临下,压制敌军攻势;我领兵为右翼,与敌近身搏战。你我通力合作,奋勇杀敌,必能奏效。国家安危存亡,在此一举!”

张永德连连点头,两人按照预定计策,迅速带兵向汉军发动反击。

借着神箭手的火力掩护,赵匡胤带领数百骑兵,不顾一切向汉军发动反冲锋,他身先士卒,勇不可当,周军将士也受到鼓舞,士气大振,个个以一当百,拼死战斗。

在突如其来的强力反击下,汉军的攻势被彻底遏制,战场形势出现逆转迹象。

千钧一发之际,一起突发事件彻底改变了战场局面。

由于冲锋过猛,加上南风正盛,沙尘扑面,汉军猛将张元徽杀得正过瘾时,胯下坐骑突然被绊了一跤,一下子把这位猛将掀翻在地。

这次马失前蹄的后果十分严重,倒在地上的张元徽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附近的周军一顿乱刀砍成肉酱!

张元徽乃北汉第一勇将,他的战死立刻引起一片恐慌。没了主将的带头冲锋,汉军顿时群龙无首,再也抵抗不住周军的凌厉反击,开始四散逃窜。

柴荣及时发现了这一变化,他指挥军队转守为攻,全力发起追击。

正在自鸣得意的刘崇却彻底慌了手脚,他挥起本军旗帜,试图收拢散军,组织抵抗,但兵败如山倒,数万大军如大海退潮般涌来,已经不可阻挡。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