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志愿航空队后来更名为“飞虎队”,相传与张善孖所赠《飞虎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期间他得知,时任中国航空委员会顾问的陈纳德将军,将在美国组建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

九霄之上,猛虎双生。虎虎生翼,凶勇敏捷,俯瞰着朗朗晴天下鳞次栉比的纽约城。

构思奇特,留白大气。画面磅礴,栩栩如生。落款:“大中华民国张善孖写于纽约。”钤印:“大风堂”。

此图名为《飞虎图》。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线条,勾勒出一幅极具象征意义的历史画面:美国航空志愿队援华抗日。

建川博物馆藏品:《飞虎图》

张善孖(1882—1940),名泽,字善子,著名国画家,尤擅画虎。相传他曾豢虎描画,字号“虎痴”,人称“虎公”。他是泼墨画师张大千的二哥。

张善孖尊崇西汉高祖刘邦,尤爱其诗作《大风歌》之大气。而张大千素喜清初画家张大风,他所画高士形象,多源出此人。故在定名画堂时,两人同曰“大风堂”。此后兄弟二人无论客居何方,每作书画皆会落“写于大风堂”款识,或加盖“大风堂”印章。

抗战爆发后,张善孖创作了大量抗日救亡画作,如《苏武牧羊》《精忠报国》《文天祥正气歌》等。他巡回各地举办画展,宣传抗战,激励民众。他的画作被时人评价为开国画抗日宣传先河。

张善孖先生

张善孖化作《怒吼吧,中国!》(日本飞机轰炸重庆,张善子愤而作画,一口气画了28只斑斓猛虎(代表28个省),奔腾跳跃,扑向一丝落日。)

1938年底,在周恩来等人的赞助下,张善孖携自己和弟弟张大千的画作180余幅出国举办画展。他共计举办展览百余次,募得抗日资金20余万美元,悉数寄回国内支援抗战。

1940年,张善赴美国举办画展,获得罗斯福总统的亲自接见与作画邀请。期间他得知,时任中国航空委员会顾问的陈纳德将军,将在美国组建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日。激动感激之余,他挥笔创作了上面这幅《飞虎图》,赠予飞虎将军陈纳德。1940年10月,年仅59岁的张善孖因劳成疾,病逝于重庆歌乐山。

陈纳德将军

1940年8月后,日本空军开始使用性能先进的“零”式战斗机,对中国后方城市进行无差别轰炸。而中国原本的空军力量,在抗战初期几已损失殆尽。此时的中国,亟待空中援助。

1940年11月,时任中国空军教官的陈纳德,受蒋介石召见,与毛邦初前去美国招募飞行员并购买飞机。一番辛苦游说后,终于得到财政部长摩根索和海军部航空事务次长科克兰的支持,在当时美日尚未公开宣战的情况下,说服罗斯福总统支援中国。除以租借物资的方式援助中国100架战斗机外,1941年4月15日罗斯福又签署了一项密令,允许美军退役军人参加美国志愿队前往中国。陈纳德与宋子文以“中央飞机制造公司”的名义在美国各地招募空地勤人员,成立了美国志愿航空队。

飞虎队员

美国志愿航空队后来更名为“飞虎队”,相传与张善孖所赠《飞虎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支队伍以“飞虎”作标志,果真是如虎添翼,驰骋万里长空,怒吞日寇战机,转战各地,屡战屡胜,成为抗战后期中国空军的主力。

“飞虎”标志

截至抗战结束,“飞虎队”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艘内河船只,击毙日军66700余人。他们为中国的抗战事业谱写了一曲辉煌壮美的历史篇章,更是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兜兜转转,几经沉浮,《飞虎图》最终被收藏于建川博物馆之飞虎奇兵馆,并在2001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乱世已休,岁月静好。它承载的,是一代画师张善子的爱国热忱,是飞虎英雄陈纳德的神圣使命,是援华美军“飞虎队”的辉煌战绩。

建川博物馆之飞虎奇兵馆

陈香梅女士题诗

2003年9月22日,陈纳德将军遗孀陈香梅女士赴建川博物馆参观。驻足于这幅《飞虎图》前,抚今追昔,慨然题词:中美合作八春秋,飞虎功业众人赏,廿一世纪博物馆,永留关爱在蜀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