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的8月24日,人民大会堂。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位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本科生,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14临二7班的胡渊博接受了国务院孙春兰副总理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胡渊博于人民大会堂颁奖现场

这是国内青少年科技奖项的最高荣誉,由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支持,用于表彰和鼓励广大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每年度奖励全日制在校大、中、小学生仅100人。

这项荣誉的背后,凝结着的是无数被广泛认可的科研成果和荣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国家级课题、多项省级新苗课题、校级课题、SCI论文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分)、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篇……是实力?是运气?在胡渊博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平凡中伟大的感动?

两年多,研究成果有效促进骨折修复

系列科研成就中,含金量最高的要数“EGFL6重组蛋白对骨折修复的影响”研究。“这个项目我们已经研究了2年多,发现EGFL6蛋白对骨折后骨骼、血管的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胡渊博介绍,在针对大白鼠的动物实验中,他们给骨折的大白鼠注射人工合成的EGFL6蛋白,发现其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2015年,在胡渊博的努力寻找下,他加入一位博士师兄朱思品的队伍,开始从事骨科方面的研究,研究重组蛋白对骨折修复的相关作用。于他而言,加入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组便是一切从零开始。“我着手文献查询,将资料库里相关的文献翻了个遍,有时候遇到外文文献,要花上两三天来翻译。对项目方向有了整体把握,并在有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和团队成员们开始正式进入实验阶段。”

实验在将近一年后成功,课题组研究的重组蛋白被证明对骨折修复有效。他们以最新的研究成果申报课题、写论文,对研究成果不断完善,终于获得了广泛认可。从 16 年 11 月到 17 年 11 月,整整 1 年的时间里,无数个白天黑夜,团队键盘的敲击、队员的争论以及反复的赛前模拟,他们在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赛事——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拿下了全国特等奖。同期,团队参加申报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科研成果设想实现向成果转化转变,再次在全国的舞台上拿下了银奖

胡渊博于“互联网+”大赛

“事实上,实验的过程并不顺利,甚至用“难产”来形容都不过分。”回忆起实验期间的挣扎和艰辛,胡渊博再次陷入对科研魅力的沉醉。“每次实验操作的平均时间是两到三天,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一切被推翻。我当然害怕实验失败,可失败偏偏是常事。”失败,重来,失败,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实验进程对他们而言就僵持在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中。“我找不到实验的出路,唯一能做的就是总结和重新实验。”实验室的氛围似乎越来越微妙,一切在渐渐凝固,实验前景令人难以继续坚持。在每天来回实验室的路上,胡渊博唯一在思索的,是实验的原理、失败的原因、接下来的实验方向,无数次与实验失败的事实作着斗争。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思路的调整、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仪器的再选择……甚至暑期,胡渊博仍留在学校继续做着重组蛋白对骨折修复作用影响的实验,决定与实验“死磕到底”

显示成功的那一刻,欢呼、拥抱、泪水都不足以见证一年来的坚守和忍耐。是三年来从不放弃的努力成就了这样一个实验成果,是这样一群人的坚持和韧劲让研究的重组蛋白造福社会。

寻科研路,两次有始无终?

事实上,科研道路的寻求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是易事,而胡渊博也不例外。

2014年,胡渊博踏入温州医科大学的校门。“第一次年级大会上,我很感谢辅导员提及‘如果你是一名医学生,并且准备做一名卓越的医生,你必定要经历科研’的衷告,这在我心上烙下了很深刻的印记。”于是,在社团招新中,他通过面试成为学院科技创新协会的一员,并第一次被学姐带领着参观学校实验室。

实验室里是高端精密的仪器,那些从来没听过的仪器名称、科研名词以及复杂繁琐的操作过程,都让他想要尝试科研的念头愈发强烈。在胡渊博主动的再三请求下,胡渊博加入了实验团队,学着做科研项目。“只要时间空余我便往实验室里头钻,从最基础的文献查阅做起,跟着师兄师姐们慢慢学习,逐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手法。”然而一个学期结束后,因人员调整,他被迫离开团队,科研生涯戛然而止。

“我不甘心,本来可以好好发展的科研机会就这么没了,开始打算认真做科研的时候却离开了实验室,想要在科研的高空中飞翔却被无情地折断翅膀。”随后,他开始关注校内发布的每一次导师招聘本科生科研助手的相关信息。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便立马发送信息报名。终于,在多次的尝试下,他进入了学校一个心内科团队。暑假的来临亦没有终断他的实验进程,他义无反顾选择留校,将时间全都投掷在做实验上。“有了前一次的基础,我开始尝试学习Western Blot蛋白印记。”这原本只出现在教科书上的实验法,他学着在实验室中灵活运用。“我第一次感觉到科研触手可及,只要我肯学习,肯花时间,肯钻研,不会有难题。”坚信着第二次的实验经历不会再出任何问题,却在假期结束后,他被导师告知要出国进修,无法再带领他进一步深入研究,再一次激起的热情又被浇灭。

两次的有始无终?那瞬间的放弃之念,终究还是被发自心底的热爱浇灭,在接下来的时光中,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找与尝试,在屡试屡败的无奈中获得了腾飞。

医者情怀,以学促发展

向往白衣,向往救助,向往救死扶伤、守护健康。这是胡渊博在入学前的憧憬,也是他在科研的重任下保证学习优秀的信念源泉。“医学生的本职便是学习,毫无疑问,学习才应该是大学生活的重心。当然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其他的活动和发展,但是却不能成为牺牲学习时间的借口。”于胡渊博而言,课业之余一直在实验室的他经常做科研做到晚上十一、二点,但却仍旧在咬咬牙的坚持中利用分秒时光学习课业知识。“学习的任务还是得规划好完成好,该学习几个小时就要学习几个小时,哪怕牺牲其他时间。”

胡渊博赴北京接受颁奖

校长李校堃这样评价胡渊博:“他的踏实奋进、敢于追梦,在科研拼搏路上的坚持与奋斗,充分体现了温医大人有自信、有情怀,能做事、能创新的精神,相信他能成为一名坚持创新、心怀仁爱的卓越医生和优秀科学家。”

“回头看的时候,似乎科研早已不是写在标书上赫赫醒目的大字,也不是印在校园橱窗里的成果展示,更不是被他人仰慕的荣誉和奖项,而是一腔孤勇死心塌地的热爱、寂寞难耐咬牙切齿的坚守、独自空守重蹈覆辙的忍耐”接受采访的胡渊博这样慨叹。

与科研的初识、相知、矛盾、坚守,谱写着一位医学本科生的科研传奇,在通往光明的道路上熠熠闪光。“你要忍,忍到晨光初绽;你要看,看到春暖花开;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这是胡渊博给自己的人生信条,也是给予所有学子的成长力量。

文字 | 王钰静

图片 | 由受访者自己提供

来源 | 学生通讯社

责编 | 陈奕楠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提供原创文字 / 图片 / 视频 / 音频素材及线索

为“沉迷科研、无法自拔”的胡同学

点上666个“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