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蔬菜病毒病一般先在上部幼嫩叶片出现花叶、黄化曲叶、蕨叶等症状,发现病毒病及时发出预警,在微信群等交流,及时判别或送样检测以便明确传播途径,控制病毒病大发生。早期病株量零星发生时,应及早拔除病株,并减少打叉等操作,避免病毒病过快传播。

每种病毒病发生有其关键的发生原因,找到了关键原因即可采取措施。病毒病防控策略:灭病毒源头,控制传播,早发现早清除,不随意用药。

1、源头控制:选择抗病毒品种、种子温汤处理、棚室内外除草清除病毒库、调运苗子前抽检。

2、控制传播:苗期一棵蔬菜发生病毒病,后期会有成千上万棵发病,造成全田普遍发生。

通过防虫网、二道门、药剂控制传毒昆虫。例如在温室出入口用50目防虫网覆盖,设置缓冲防虫网室,防止蚜虫、粉虱进入;悬挂黄板监测诱杀害虫等。

3、推迟打叉等管理经常发生病毒病的棚室以及在辣椒等易感病毒病的蔬菜管理中应尽量在生长中后期操作,减缓传播,延缓病毒病大发生。

4、国外一些花卉公司在修剪、打叉时将刀具、手指蘸一下牛奶,钝化病毒,效果好。

5、鉴于病毒病发生突然,传播快的特点,应随时留心病毒病

蔬菜病毒病一般先在上部幼嫩叶片出现花叶、黄化曲叶、蕨叶等症状,发现病毒病及时发出预警,在微信群等交流,及时判别或送样检测以便明确传播途径,控制病毒病大发生。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绝大多数病毒病在新长出的叶片症状明显,但番茄褪绿病毒先使番茄植株下部的叶片黄化。

6、若是接触传播病毒病,应标记病株,在农事操作管理时最后管理病株;若是虫传病毒,应先喷药灭虫。早期病株量零星发生时,应及早拔除病株,并减少打叉等操作,避免病毒病过快传播。

7、每年9月底-10月初是烟粉虱等小型害虫迁入温室越冬的关键时期,应排查防虫网,及时补漏;更换黄板,监测虫量;发生较重时,傍晚闭棚后用异丙威烟剂熏杀,或用吡虫啉、扑虱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作者:周涛(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来源:本文内容来自设施农业与轻简高效微信群,经作者及该微信群授权《中国蔬菜》整理而成,首发中国蔬菜微信(微信号:zgsc955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