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83岁的张祖良都要拉着老伴孔繁芝,走上6站路的距离去皋兰路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孔阿姨从来不记路,只要跟着张祖良就行。张祖良和孔繁芝的爱情结缘于50年代的辽宁,没有隆重的仪式,这对耄耋老人年轻时就恩爱有加,如今的他们已分别是83岁和81岁高龄的老人,仍然相伴相守,在居民中传为佳话。

    60多年前的师徒恋

    张祖良1951年初中毕业后,去东北学习,由于家境困难正巧赶上东北建设工作需要一批人才,所以张祖良有幸公费上了沈阳毛织厂中专。在实习期间张祖良结识了在沈阳毛纺厂上班的孔繁芝,当时孔繁芝是厂子里很优秀的师傅,而张祖良是勤奋好学的徒弟。

    正是在这次实习过程中让俩人一见如故,于1956年结婚,彼时,张祖良在辽宁学习生活结束,要辗转到西安工作学习,在这几年里二人都是通过书信往来。“从前车,马,邮件都慢,就算是这样我们也一直保持着一个星期一封信,”张祖良说到这里,老伴孔繁芝脸上显出了少女般的娇羞,她笑盈盈地说:“没有那么浪漫,现在虽然过生日、纪念日都是儿女们在操办,不过他疼我,我是知道的。”

    漫长人生路上相互扶持

    老夫妻的相处方式让很多人羡慕,结婚62年,两个人从来没有过激烈的争吵甚至是冷战,而是选择在对方生气时,及时妥协。“我和他这辈子,没吵过架,没打过架,连太粗的话都没说过一句。”孔繁芝笑着说。“一定要说吵,也是养育3个孩子的那几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和心思甚少,我多少有过抱怨。”

    说到一辈子最高兴的时候,老人乐呵呵地说,她天天都高兴。“这么大年纪了,讲不出来肉麻的话,但是借着今天七夕情人节,我想告诉老伴,下辈子我还是会选你!”孔繁芝害羞地说道,一旁的张祖良也跟着笑了起来。

    “夫妻两人能够和美地过一辈子,首先就要互相尊重,互相扶持,人与人都有个性差异,谦让尊重是前提,”张祖良说。

    生活不能总是一帆风顺,再甜蜜的爱情也可能遭受挫折。1963年国家机关抽调万名干部到基层去工作,张祖良被分配到了西北兰州。张祖良和孔繁芝就是那个年代颇具有代表性的“异地恋”夫妻。最终孔繁芝做出了牺牲,她从辽宁来到了兰州。

    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将两人分开,反而让他们愈发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如今,儿女都已有了各自的家庭。两位老人说,他们彼此就是最好的陪伴,“我们都满足得很。”

那个时候的爱情没有鲜花,没有祝福,没有车,没有房。更多的,是彼此的真诚付出,兰州人老木和山东人阿春的爱情就是这样。相濡以沫37年,他们却从没有吵过一次嘴。一辈子在一起生活,他们的幸福一直稳稳的。

    1980年,39岁的老木和34岁的阿春经别人介绍认识。阿春是山东人,从小在天津长大,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省纺织机械厂工作。老木说当时介绍人介绍他俩见面的那天,他先跑到窗户上望着,他还记得阿春是和同学一起来的,同学比阿春个子高不少,但他就是一眼瞧中了阿春,当时他心里就想:没错,就是她!他把这种感觉归结为“缘分”。

    老木清楚地记得,他和阿春结婚的时候,没有照过结婚照,但这些“仪式”,并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他们定在1981年正月初二结婚。婚礼很简单,就是大家在一起吃了顿年饭,阿春的家人远在外地并不能参加,但对她的婚姻很支持。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共同走过了37年。在这37年中,他们没有吵过一次嘴,而阿春把两人从没有吵嘴的原因归结为共同的“人生观”:他们都觉得一家人生气是最没有必要的事情。同样,37年来,他们也从来没有过一次结婚纪念日,没有太多的“仪式感”,他们却把彼此装在了心里。许多关于“爱情”的细节,老两口都不愿多说。老木心里很感激阿春对这个家庭的照顾,阿春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老木。

    老木说,结婚后,他家里的人经常说他,要他好好珍惜阿春,不能对阿春不好。而同样,阿春的家人也从来都是叮嘱阿春要珍惜婚姻,好好过日子,他们两个人也都能约束和管理好自己,这才是他们37年不吵架的“秘诀”。阿春建议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太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只要对方真诚善良、有文化涵养、有良好的职业就够了,最重要是要有共同的“观念”。

来源:兰州晚报记者蒲芳 刘怡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昨日回顾

甘肃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今日开幕,省十五届运动会有望移师兰州

网传雁儿湾加油站不加油跳表?回应:加油枪胶管密封圈破损所致

第三届兰州科博会9月15日开幕,8大创新活动将集中举行

高温“烤”验也不怕,天然气管道有一群保护神!

鲜阅读 | 今日兰州车管所“停业”一天

兰州爱情故事 | 那些忠贞不渝的爱情,怎么跑赢了远隔两地的距离

兰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部分岗位体检结果公布!公开招聘中小学聘用制教师体检时间确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