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2人死亡!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省疾控:8月这些病要警惕!快提醒家人朋友

来源:福建卫生报(ID:fjwsb2016)

综合:省卫计委官网、福建疾控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注意!

福建人看过来!

近日,省卫计委官网发布了

《福建省2018年7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报告显示,7月——

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1768例

死亡12人

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

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艾滋病,

报告死亡的传染病为: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16420例

无死亡病例。

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

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点击图片可查看报告全文

最近这些病千万要当心!!!

那么,传染病要怎么防?

别担心!

福建疾控根据既往传染病流行

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特点分析得出

8月份应重点关注:

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一般关注:

霍乱、食源性疾病

如何防范看这里!

1

重点关注:蚊媒传染病

蚊子可传播登革热、乙脑、黄热病、基孔肯亚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

预防蚊媒传染病,防蚊灭蚊技能要get:

如何使用驱蚊剂?

➤将驱蚊剂喷、涂抹在头部、四肢等裸露皮肤处,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

➤一般室外环境间隔2-4个小时涂抹一次驱蚊剂。一般具有我国农药登记证的商品驱蚊剂可以用于婴儿,但不要用于小于2个月婴儿。

家庭如何防制蚊虫?

家庭灭蚊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综合治理。

➤加装纱门纱窗:房间可安装纱门、纱窗以阻止蚊虫长驱直入,在高发期可用滞留喷洒的杀虫剂涂抹纱窗,效果更好。

➤清除孳生地:居民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要彻底清理空调托盘、花盆底碟(托盘儿)积水,有盖子的盖上。每周检查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漏或者更换具有防渗等功能的安全地漏,保持地漏处无积水,并时常喷洒杀虫剂,垃圾桶应加盖。

➤正确使用各类卫生杀虫剂:

1、蚊香:按使用说明驱蚊灭蚊,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

2、杀虫气雾剂:使用时尽量不要朝衣物、床单、家具、皮肤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要收藏好食品和餐具,喷洒完毕后最好关闭门窗半小时到1小时,然后再开窗通风。杀虫气雾剂喷洒过量对人体会有一定的毒性,不要让婴幼儿接触,如果不慎将药液喷到皮肤上,要及时清洗。

外出旅行如何避免蚊虫叮咬?

➤外出旅行特别是有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流行的地区旅行,应避免蚊虫叮咬而感染。

➤要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

➤有条件可穿戴应用菊酯类杀虫剂处理过(如浸泡)的长袖衣裳、长裤和袜子,可更有效保护;

➤租住卫生条件好、最好有空调的宾馆。

2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病,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在我国,霍乱流行的高峰季节为夏秋季。

预防措施:

1.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对病人的排泄物和使用物品等应及时消毒。病例以及带菌者均需隔离。

2.消毒处理可能被污染的水源及食物、患者的衣物和排泄物。

3.做好环境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食生水生菜。做好饮用水卫生保护,正确处理垃圾及污水。

4.杀灭苍蝇、蟑螂等媒介生物。

患者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 3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感染性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保持清洁

✦餐前便后要洗手,做饭过程中也要注意洗手,尤其是在生熟食品交替处理的过程中。

✦厨房用具要保持清洁,注意防虫、防鼠,家里养的宠物也尽量不要让它们到厨房溜达。

2.生熟分开

✦在储存、加工食品时,要使用两套刀具、器皿、案板等分别处理生、熟食品,不能混用。

✦在冰箱内熟食放在上层,生食放在下层。

3.烧熟煮透

✦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肉馅、烤肉、大块肉和整鸡等,必须将大块食材彻底加热。

✦冰箱里存放的剩余饭菜、熟食再次食用前应当彻底加热才安全。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应及时冷藏(最好5℃以下);

✦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解冻的最好办法是:微波炉解冻、冰箱冷藏室和清洁流动水解冻。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变质的食材中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要及时扔掉。不吃超过保存期的食物。

✦用清洁的自来水冲洗果蔬,尤其是生食更要注意。

快转发分享

提醒身边更多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