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家组听取规划编制单位的成果汇报、相关政府部门单位意见和审阅规划文件后,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明确,功能定位基本合理,规划内容和深度比较恰当,规划成果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可以用于指导规划期内清远市域的碧道工程建设。”为完善该规划成果,专家组建议在下一步规划中,需补充明确清远市域碧道的规划适用范围,尽可能清晰每条碧道的边界控制线,以利于统筹相关的保护与建设行为。

12月2日下午,市河长办组织召开了《清远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经过客观、专业、严谨评审和点评,专家组原则同意该规划通过技术评审。《规划》指出,到2022年底,我市拟建成总长超过362.4公里碧道,到2035年,建成总长超1000公里碧道。

此次评审委员会专家由华南农业大学、华阳国际设计集团、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咨询中心、清远市规划设计院、清远市固废处理中心、清远市水利监理公司等单位9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听取规划编制单位的成果汇报、相关政府部门单位意见和审阅规划文件后,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明确,功能定位基本合理,规划内容和深度比较恰当,规划成果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可以用于指导规划期内清远市域的碧道工程建设。专家组原则同意该规划通过技术评审,经过批改完善后报批实施。

《规划》指出,本次规划的范围总面积拟为1.9万平方公里,市域内北江、连江、滃江、潖江、滨江、大燕水、青莲水、七拱河、同灌河、东陂河、星子河、三江河、文洞河、笔架河等14条水系流经清远城镇重要河流作为主要水系在本次规划中提出建设方案。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十年大跨越”的目标要求,稳步推进清远千里碧道建设,到2022年底,建成总长超过362.4公里碧道,成为清远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到2035年,建成总长超1000公里碧道,清远市河湖保护、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清远全面呈现。

“规划文本的总报告宜大幅精简,力求精炼地表达重点内容,相关建设投资的匡算需进一步核实。”“要在规划市域碧道建设项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为基层单位可操作的任务与建设标准,以便于指导实施。”为完善该规划成果,专家组建议在下一步规划中,需补充明确清远市域碧道的规划适用范围,尽可能清晰每条碧道的边界控制线,以利于统筹相关的保护与建设行为;进一步充实碧道流域的自然生态要素规划内容,新建湿地公园要十分慎重,以避免产生用地与建设行为难以合法落实的情况;要将规划内容与全省的碧道建设规划相衔接,承上启下,量力而行,同时补充对规划区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归纳连樟村的试点经验。

碧道是以生态、共享、统筹理念为主导思想,推进水环境治理,营造生物栖息和公共休闲场所,促进水、岸、城、乡联动,是一条集行洪、生态、休闲文化、水陆联动发展的滨水发展带。通过清远碧道建设,将对清远乡村振兴、城镇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品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对构建“魅力清远,幸福清远”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