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作剧原因之三

嫉妒

丁丁妈发现丁丁真的很喜欢恶作剧。就像上次在幼儿园的手工比赛里,老师刚颁完奖,丁丁就偷偷在得到第一名的朵朵背后画了一只小乌龟,把朵朵都弄哭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妈妈该怎么办呢?

没有一天不淘气的,淘气都能花样百出!

看看人家的孩子,多好!我家这个怎么这样皮呢!

先道歉,回家再收拾他!

结局: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缺乏自信心,自我评价低。

每个小朋友都希望被夸奖,看到别的小朋友得奖了,羡慕嫉妒都是很正常的情绪。可以帮孩子看到他自己的闪光点,让他对自己越来越有自信。也要帮他疏导情绪,引导他想一想,是不是有更好的表达情绪的方法。

结局: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2岁之后,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出现,孩子会慢慢发展出高级情绪,对“别人拥有的我没有”感到自尊受挫,进而引发愤怒、不满、充满攻击的嫉妒情绪。恶作剧是孩子表达这种情绪的方式之一。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要接纳孩子正常的情绪体验,可以与他探讨每个人的优缺点,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疏导他的情绪,提升他的自信心。比如可以也给孩子颁个奖,“在刚刚的比赛中妈妈发现你帮助了其他小朋友,所以要颁发给你助人小勋章,你真的很棒哦!”还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刚刚的恶作剧,“如果下次你得奖的时候,也被其他小朋友画了小乌龟,你会不会不开心啊?那现在我们要怎么做呢?” 这样既肯定了孩子的努力,帮助他提升了自我评价,又促进了他同理心的发展,孩子就不会再用恶作剧的方式来表达嫉妒了。

一般来说,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与接纳,行为得到了正向的引导,恶作剧的表现就会有所改善。但如果父母总是忽略孩子的情绪,严厉制止,或听之任之,就可能造成孩子情绪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表现出攻击行为,人际交往障碍等严重后果。

因此,让我们为孩子擦亮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提升自信与换位思考的能力,让他拥有一颗理解自己与他人,正向积极的强大内心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欢迎您明天继续收听

恶作剧的第四个原因:

展示力量

如果还有任何的对儿童行为问题解读的需要

请您留言

我们将优先对该问题进行解读

编辑 | 迪乐姆教育研究院

图片来源 | 部分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