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下肢血管病变和(或)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足畸形、溃疡或坏疽等症状,严重者甚至需截肢。原来老沈每次在家自行换药时,将纱布扯掉后忘记了遗漏在大踇趾上的橡皮圈,长时间的缠绕严重影响了足部的血液循环,导致伤口感染。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高纯)“本来以为是个小水泡,自己在家换药就可以好,没想到反而耽误治疗,差点把这条腿给废了。”63岁的老沈因用橡皮圈包扎脚趾处的水泡,导致伤口创面恶化、血液运行不良而后悔不已。今日,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护士长杨晓娟提醒,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足部的预防工作。

橡皮圈陷入伤口内

老沈患有20多年的糖尿病,3个月前,他在洗脚的时候发现右脚第一踇趾有一颗“黄豆”大小的水泡,不痛不痒就没去管它。两天后,水泡出现了破溃,他便自行清洗伤口用纱布包裹。因担心纱布脱落,他找了个橡皮圈缠在脚趾上以固定纱布。

近日,老沈的右脚肿胀疼痛加剧,不能行走,家人赶紧将他带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就诊。

当班护士在检查老沈伤口时发现,他右脚第一踇趾跖趾关节处有一伤口像是某环形物的勒痕,竟是一个橡皮圈,已陷入伤口内,伤口周围有红肿、溃烂。

原来老沈每次在家自行换药时,将纱布扯掉后忘记了遗漏在大踇趾上的橡皮圈,长时间的缠绕严重影响了足部的血液循环,导致伤口感染。“不晓得是怎么回事?橡皮圈缠在脚上竟然没有看见也没有感觉。” 老沈不解地说。

当班医生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诊断老沈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并感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医护人员对老沈进行伤口换药、调控血糖等对症处理,一个星期后,老沈右脚第一踇趾红肿已消退,跖趾关节处的伤口逐渐愈合。

严重者甚至需截肢

“老沈糖尿病病史长,血糖控制欠佳,很容易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由于视力下降、视野模糊、感觉减退等因素导致了橡皮圈长时间缠绕脚趾而未感知。”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护士长杨晓娟介绍。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下肢血管病变和(或)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足畸形、溃疡或坏疽等症状,严重者甚至需截肢。

目前,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的死亡率更高达22%。

糖尿病足按照自然的病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老沈的糖尿病足已经处于第四个阶段:感染足。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坏疽,甚至截肢。

杨晓娟提醒,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在家人的协助下进行自我管理,做好足部检查,即每日从足背到足底仔细检查,重点检查足底、趾间。一旦足部出现损伤、擦伤、水泡、鸡眼、老茧、趾甲异常、肿胀、溃疡、感染等应及时来医院就诊,切勿在家自行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