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次《机智的医生生活》两人再度合作,演员上没有向以往一样去选用新人,《嫉妒的化身》里面靠着个人魅力虏获一大堆粉丝的曹政奭,《请回答1994》里面让观众意难平的“七封”柳演锡,还有《陷入纯情》里面的“郑少女”郑京浩,这些演员都是“韩国收视率的保证”。《机智的医生生活》从剧名不难看出这是在讲述一群医生的故事,“医院”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冷冰冰的机器,白花花的墙,行色匆匆的人们。

《机智的医生生活》从开播到现在更新到第六集豆瓣评分一直稳定在九分多,这分数算得上“新高”了。但是当我们看到导演申源浩,编剧李有静的时候,这分数似乎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豆瓣短评有个热门评论,品质保证:中国追孔笙,韩国看申源浩。导演地位可见一斑。其实申源浩和李有静合作过很多作品,其中广为人知的《请回答1988》,到现在豆瓣评分“9.7”,当之无愧的“神剧”。

这一次《机智的医生生活》两人再度合作,演员上没有向以往一样去选用新人,《嫉妒的化身》里面靠着个人魅力虏获一大堆粉丝的曹政奭,《请回答1994》里面让观众意难平的“七封”柳演锡,还有《陷入纯情》里面的“郑少女”郑京浩,这些演员都是“韩国收视率的保证”。(以上的剧大家可以自行观看,入坑不亏系列)

这次的新剧就是“王牌班底”的“金牌制作”,六集播下来果然一如既往的让观众惊喜。

其实近年来我们频繁的在“新闻推送”上看见医闹事件,医生事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前段时间“被砍伤84天后陶勇医生出院”出现在热搜榜上,引起了热议。一个用双手治疗无数眼部疾病的医生却遭到自己“救治”的病人砍伤,出院后的他可能以后再也无法拿起手术刀继续医治更多的人。

这样的新闻不止一条两条,让人看到了忍不住寒心。如何处理医患关系成了社会的一大热点。而医生又是怎样的存在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疫情之下,全球抗疫

《机智的医生生活》从剧名不难看出这是在讲述一群医生的故事,“医院”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冷冰冰的机器,白花花的墙,行色匆匆的人们。似乎萦绕这个词的只有无尽的冷漠,但是实际上呢,正是因为医生们见惯了生离死别,世间的温暖在医院里才显得尤为珍贵。

2020上半年一场疫情把很多人困在了家里,每天新闻都在不断播报增长感染病毒的人数。这段时间里,工人无法复工,学生无法复课,企业无法复产。很多人说2012年的“世界末日”比预想的晚了八年,但是调侃归调侃,大家还是乖乖的待在家里,积极配合抗击疫情。

因为被困在家里已经很幸福了,而有些人永远被困在了2020。这次在抗击疫情期间,白衣天使这个通常被忽视的职业突然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他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抗疫在前线。

以往我们在看医疗剧的时候总觉得医生这个形象离我们很远,所以医疗剧的收视率往往会陷入低迷。而这部开播几乎“零差评”的医疗剧赢在了哪里呢?

医者仁心:医院里的人情冷暖

据统计报道,69.2%的医生每周工作的时间是超过五十个小时的,将近40%的医生每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新闻上很多医生在做完手术之后几乎是瘫坐在医院外的走廊里,高负荷的工作几乎能“压垮”这群人,但是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除了这些高负荷的工作以外,他们还要应付形形色色的患者和家属。《机智的医生生活》有一集中,金大明饰演的妇产科医生梁硕亨给一个“习惯性流产”的女病人开药。

那个女人哭着问道:“教授看过很多我这种患者,都不把我这种病当成病吧”。

而医生反问道:“流产为什么是病?”说的时候瞟了一眼旁边的丈夫,“流产不是疾病,当然产妇您也没错,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以后要小心什么,没有那种东西的,这种事每个人都会发生。”

很多人会把“流产”的事推在孕妇身上,可是她们又做错了什么呢,她们比任何人都要期待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失去只会让她们更加痛苦,而作为家属的丈夫要做的不是责怪和埋怨,而是更加爱护她们。

大概观众爱这部剧很重要的原因都是它一直在向我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让我们在冷冰冰的医疗剧里面感受到温暖。

我曾经看到一个关于“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医生”的帖子,里面说其实医疗人才成长的周期是很长的,大学毕业五年,读硕士毕业三年,读博士还要三年。到正式进入临床工作至少二十七八岁了,如果正式开始工作,经过一切顺利的话,五到八年属于基础技术积累阶段,再经过三到五年技术提高才能成为独立担当,所以一个医生在四十岁之前能够有所作为是非常不容易的。

医生用青春换来精湛的技术,为病人救死扶伤。白大褂背后都是颗颗对生命敬畏的赤诚之心。

每个人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候都会经历过一段迷茫期,我们会因为短暂的热爱而却选择某个专业,然而真正能让你坚持下去的绝对不仅仅只是热爱,信念感是最重要的,信念能使人一往无前。

在剧中,五位主演性格迥异,负责的科室也大不相同。其中有一集是“抢实习生”的戏码,大家使出浑身解数,都希望把实习生留在自己的科室。

郑京浩饰演的金俊完是胸腔外科的医生,他在给小婴儿做完手术后,喊实习生过来感受心脏跳动的感觉。

那一刻实习生热泪盈眶地说“我也要选胸腔外科”,观众在戏外也感动了一把,大家都沉浸在新生命起死回生的喜悦当中。

金俊完摘下口罩就悄悄的对旁边的助手说:“趁他们没改变主意,赶紧去收保证书。”

感动不过三秒,观众立马从眼含热泪到捧腹大笑。不得不说,导演在这方面对观众的心理把控非常到位,偶尔的喜剧效果冲淡了观众沉浸剧情的悲伤。

而这时导演又穿插了一个回忆镜头,当初金俊完选择胸腔外科也是因为感受到病人心脏强而有力的跳动。短短的几个镜头完成了两代人的理想传承。

笑中带泪,满满的细节,这样的剧收视率想不高都难。

其实影片里还有很多情节值得观众去揣摩。有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两人也才刚到二十岁的年纪。孩子患病了,第一次去医院的时候两人一副“不成熟”的打扮,像是与这个医院格格不入。在医生说完病情的时候,两人的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

(flex指炫耀,这里是两个年轻人穿着潮牌只顾着打扮)

就在观众抱怨这对不负责任的父母的时候,镜头一转,女孩哭的撕心裂肺。

他们虽然只有二十岁的年纪,但是当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他们比谁都清楚自己做了父母,要学会爱与担当了。

这部剧不仅是在讲生活,它更能让我们体会到也许每个人都不像表面上那样的轻松度日。

大家都是在时间的流逝里边辛苦边努力边快乐的生活着。

卸下医生职业后的“平凡人”

医院里的工作像“连轴转 ”一样,他们忙碌起来连扒口饭的时间都没有。在剧中,一开场,一台一台手术车往病房里送,蜷缩在沙发上的医生们立马披上白大褂进入“备战”状态。

大家可能觉得电视剧是这么拍,真正的工作并不是这样,然而实际上“医生过劳死”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的出现在新闻里,这些都是现实例子。所以说医生这个职业被赋予伟大崇高是不无道理的。

操起手术刀穿上白大褂,他们是病人眼里的“白衣天使”,但是卸下这些之后,他们也不过是一群热爱生活的平凡人罢了。

《机智的医生生活》里面虽然五个人都是医院里教授级别的医生,然而下班之后,他们又各自拥有自己的生活。全美度饰演的蔡颂和,热爱生活的代表。她会在下雨天登山野营,一个人搭好帐篷之后边听雨边品咖啡。

即使一个电话的催促她不得不赶回去继续“加班”,但心灵偶尔的放松使得她收获一整天的快乐。很多人说蔡颂和活成了很多女性心目中理想的模样,事业有成,三五好友,即使是做着最忙碌的工作也能让自己去享受生活。

但是转念想,与其说是她活成了女生心目中的模样,不如说是生活中的大家都太容易把自己陷入一个“死胡同”。三四十岁的年纪就觉得自己的心态老了,压力接踵而至。但是生活是要一直过下去的,偶尔停一停脚步,看一看沿途的风景,品一品生活。

这部剧讲生活中的爱情友情亲情,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可能发生过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它的每一集都在由不同的故事汇聚成一个主题。

有一集蔡颂和做检查被诊断疑似患有“乳腺癌”,她没有告诉四个小伙伴,甚至为了自己的病患还是抽空去做的检查。

最后当她把这件事告诉大家的时候,大家的反应无比激烈。其实当病魔“降临”到自己身边人身上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是心惊胆战的。

“疾病”不会因为你是医生就去善待你,那一刻我们看到这个职业的背后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群普通人罢了,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好朋友生病而感到手足无措,当他们发现诊断是良性的时候,他们也会高兴雀跃,会感到无比庆幸。

永远“热忱”,永远对生命充满敬畏,这就是医生。

小细节带来的惊喜

《机智的医生生活》延续了《请回答1988》的一些风格,比如四个男生一个女生的经典组合,观众们对“猜老公”的游戏乐此不疲。(这里悄咪咪地说,前面的系列剧我从来没有站错过cp)

在这里我不做大胆的预测,我相信导演这一次绝对还有其他的惊喜留给观众。

这部剧很大一部分的观众都是之前系列剧的剧迷们,每一个客串角色的精心安排都是导演回馈给观众的惊喜。

“阿泽”和“珍珠”爸爸妈妈的组合真的一下子就把观众的回忆带回了《请回答1988》。(珍珠和阿泽是《请回答1988》里面的演员)

还有高雅拉的惊喜客串,在这部剧里竟然是曹政奭饰演角色的前女友,观众们都愤愤不平。因为在《请回答1994》里面她是柳演锡的“意难平”。

更好玩的是成东日这个“爸爸专业户”在这里面竟然是柳演锡饰演的“安正元”的哥哥。观众看到这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高雅拉是《请回答1994》里面的女主角,柳演锡是爱而不得的男二号,而成东日是请回答系列三部曲女主角的爸爸)

诸如此类,观众们看到都会会心一笑,就连客串都是导演安排的惊喜,别提其他那些值得细细品味的镜头了。每一次看都能发现之前没有观察到的细节,这也是这部剧的魅力之一。这部剧真正地做到了你还在考虑要不要看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了“N刷”。

回归到医疗剧本身,现在韩国疫情也比较严重,这部剧的出现其实也更能唤醒观众对医生的关注。

全球抗疫,医生们在夜以继日的与“疫情”作斗争。大家要做的应该是积极配合,那些紧张的医患关系我们也该静下心来去考虑到底该如何彻底地去杜绝,不要让那些日日夜夜奋斗的人寒了心。

医生被赋予了伟大崇高,而每个职业背后也只不过是一群普通人的努力罢了。

他们卸下“光环”,也只是像我们一样的正常人,一样的热爱并努力的生活着。但是不一样的是,只要“战斗的哨声吹响”,他们就会勇敢的冲到“第一线”。

心怀悲悯是对病人最大的尊重,而满怀信念是他们坚持的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