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保障的进步,很多人在退休后,基本已经可以坐到“老有所养”,明白事理的人,应该把握这一大好历史时机,通过丹道摄生的修养,为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圆满句号——这些,就是古人追求的“天道”。(注意:西方哲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开始,就是把目光局限在用药物手段帮助病人达到比较“无痛苦”死亡,也就是现代西方“安乐死”的思想渊源。

什么是“人道”与“天道”,人道与天道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

人道与天道

在传统道家学术里面,人道是指在世间建功立业、建立家庭并完成延续后代的任务并且完成社会赋予的责任,简而言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完成了人道责任之后应该如何呢?这其实就回答了现代老年化社会带来的问题:老了退休了应该如何让人走完人生之路?如何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其实古人已经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实简单意思就是:要人们在不用工作的时候,用养生至道,将接下来的人生最大限度过好,最后“尽终其天年”。

这里提出了“尽终其天年”的命题。何谓“尽终其天年”?经文里面有提示:首先是要“度百岁而去”。这里的“百岁”是虚指,实际是指人了自然寿命。而人的自然寿命是多少呢?现代科学里面已经发现,人的自然寿命是125岁到175岁。当然,是康健的活到这个岁数,而不是在疾病中“挨”到这个岁数。这还只是“尽终其天年”的第一个要求,第二,是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安详无痛苦的逝去,也就是说,要在无痛苦中、潇洒的、有尊严的让肉体生命结束-----这是最关键的。

谈到后一个问题,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现在人类在争取“在无痛苦中、潇洒的、有尊严的让肉体生命结束”这一人的最基本权利所花的努力。

什么是“人道”与“天道”,人道与天道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

古希腊的哲学家就已经把“在无痛苦中、潇洒的、有尊严的让肉体生命结束”这个命题提出研究。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赞成把自杀作为解除无法治疗的痛苦的一种办法。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中表示支持这种做法。毕达哥拉斯等许多哲人、学者、政治家都认为在道德上对老人与虚弱者,实施自愿的安乐死是合理的。(注意:西方哲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开始,就是把目光局限在用药物手段帮助病人达到比较“无痛苦”死亡,也就是现代西方“安乐死”的思想渊源。)

在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宗教兴起以后,认为人的生命是天神赐予的,死亡也由天神来决定,只有君主有权代表天神主宰臣民的死生;病痛,包括临终前的痛苦,往往被看成天神的惩罚;于是视自杀与安乐死是篡夺了造物主主宰生死的权力。16世纪后人本主义的兴起,从天赋人权的基本思想出发,并不提倡安乐死。但是也有学者从社会的效益和理性的思考出发,考虑和提出安乐死的主张。如F.培根在《新亚特兰提斯》一书中,主张实行自愿的安乐死。D.休谟和I.康德也都支持安乐死。

1935年在英国成立第一个自愿安乐死合法化委员会,3年后,在美国也成立了同样的委员会。1976年后法国、丹麦、挪威、瑞典、比利时、日本,甚至在天主教信徒很多的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也都出现了自愿实行安乐死协会。这些民间组织的宗旨在于使安乐死合法化。

什么是“人道”与“天道”,人道与天道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

目前,日本、瑞士等国和美国的一些州通过了安乐死法案。1976年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次安乐死国际会议。

美国最高法院2006年裁定,医疗行为由各州自行管理,包括协助自杀。2008年11月,华盛顿州近60%的选民投票通过了第1000号动议案,成为继俄勒冈以后第二个由选民投票允许安乐死的州。华盛顿州允许安乐死的法律自2009年3月5日生效,规定,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如果剩下的时间不到6个月,可以要求医生对其实施安乐死。

其实,西方一些比较进步的国家,的确是把“在无痛苦中、潇洒的、有尊严的让肉体生命结束”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来实行。

但是,这只是消极的、被动的“去死”,也就是说,在临死前,必须让病人“患上不治之症”,并且受尽病痛折磨,最后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才被“允许死亡”,这又怎么谈的上安乐?而且“安乐死”本身技术手段十分低下,只是让病人心跳停止(现在还算上脑死亡),而死亡是个整体的过程,单纯的肉体死亡是十分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什么是“人道”与“天道”,人道与天道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

还有最根本的,这样的死亡,就算病人在肉体上感觉不到任何痛苦,但也绝对不会很愉快。

看来,现代科技发展到现代,对人生命本身的了解,还远远不如以丹道摄生为代表的传统养生文化——丹道摄生与科学思维不同、并且可以与科学相媲美相互补的人类智慧两大顶峰。

在传统养生学术尤其是丹道摄生学术里面,肉体死亡是新的开始——最低,也是可以安详的、自如的、不需要任何外界帮助,然后让肉体生命结束,真正体现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丹道学术里面,有“坐脱立亡”的说法 ,意思是说,可以坐着或者立着——总之是不拘形式的让肉体生命死亡,让人生划上一个圆满句号。

只有这样,才谈的上“尽天年而去”! ——而这样的人生,才是符合自然规律,才最符合并且有利于个人乃至家庭、社会,才可以叫做“天道”。

什么是“人道”与“天道”,人道与天道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

实行“天道”的人生,幸福指数无疑是最高的;实行“天道”的社会,才是比古代进化了的社会!

总结:古人所谓的“逍遥”境界,似乎很遥远,其实就在我们的身心。概括起来无非以下一句话:在身心双向调谐的基础上,进而获得事业家庭 爱情等多方面圆满的现实人生,从而获得极大的高峰体验——这些内容加起来,就是“人道”。

而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保障的进步,很多人在退休后,基本已经可以坐到“老有所养”,明白事理的人,应该把握这一大好历史时机,通过丹道摄生的修养,为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圆满句号——这些,就是古人追求的“天道”。

什么是“人道”与“天道”,人道与天道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

能行“人道”,又能尽“天道”,这样的人,不就叫做“真人”吗?不就是真正的让自己、家庭和社会都美满幸福的真正“逍遥”境界吗?

丹道摄生,就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短的距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