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清末就废除了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民国时期小学、中学、大学的结构,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考,是在1902年10月14日进行的。当时,京师大学堂准备正式举行考试招生。先是在各地进行选拔,择优录取,这相当于初试。初试之后,把优秀学生集中到北京,参加京师大学堂组织的统一考试,这就算复试了。

有考试,就可能有作弊,即便是科举时候也是这样。当然也有另一现象,那就是“查卷”。不管是科举,还是后来的“高考”,都是匿名阅卷。试卷也不会退回给考生,考生得到的只是最后的考分。所以就有不少人认为自己考得好,而分数不理想,于是就有了“查卷”。

民国才女林徽因也曾因为子女高考没考上清华大学,就两次复核高考试卷。林徽因先后为梁思成生下女儿梁再冰和儿子梁从诫。自从做了母亲后,林徽因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非常重视。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建筑大师,林徽因还会写诗,因此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学习一般都不会差。1946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担任教授职务。也是这一年,17岁的梁再冰参加高考,并报考了清华大学。父亲在清华大学做教授,很多人认为梁再冰肯定能轻松进入清华大学。

然而高考分数出来后,人们发现梁再冰居然没有考上清华大学。林徽因做出申请,复核了梁再冰的高考试卷,结果阅卷没有问题。林徽因心里也踏实了。其实,不仅林徽因想查卷,很多考生也认为自己的分数不符合自己的答题情况。但是试卷是不会发给考生的,想查卷只能走程序。很多考生都希望在阅卷后,试卷能够发给考生,因为这张纸是值得终身收藏纪念的。

林徽因不仅查了女儿的高考卷子, 也查了儿子的高考卷子。她希望梁从诫能子承父业,在建筑学上有所造诣。所以在梁从诫小时候,林徽因便把建筑学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他。转眼到了1950年,梁从诫也参加了高考,填报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焦急的等待后,高考分数出来了,梁从诫因2分之差,没有考上清华。林徽因非常不认同儿子的结果,再次走程序,复核了梁从诫的高考试卷。

林徽因在查卷的过程中,在物理试卷的反面,发现梁从诫在空白的地方写了一行小字,说他并不喜欢建筑学,他真正喜欢的是历史。林徽因看到后很后悔,恍然大悟,发现自己很霸道,这么多年来,一直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梁从诫身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