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输血”助中小微企业转危为机

允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所得税,延长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相关税费政策实施期限。对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其多渠道融资,并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和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稳企业保就业力度。

民营经济在我国社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可用“五六七八九”概括——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民营经济中,中小微企业占多数,由于个体体量不大、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受疫情影响较大。

支持复工复产、助企纾困政策纷纷指向中小微企业,足见对后者的高度重视。“保市场主体”,就是要努力帮企业解决困难,全力助其渡过难关。只有“稳”住企业,才能“保”住劳动者饭碗。

纵观有关政策措施,既有减免,又有延缓,还有“输血”。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减免,减免各类企业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上半年达6000亿元。允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所得税,对11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超过1万亿元贷款本息办理延期还本或付息。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惠及8400多万职工,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贷款2.85万亿元……

多种实招,环环相扣,有的放矢。为中小微企业减负,使其重新轻装上阵;对不能免除的予以延缓,让企业获得必要喘息;“输血”激活“造血”,“雪中送炭”恢复元气。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成效正在显现,企业困难得到一定缓解,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防疫常态化,经济回正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手都须赢。

对企业而言,遭遇疫情是共同的,营商环境改善是有目共睹的,政策支持是坚定不移的。谁能在危中寻机,谁能转危为机,就能掌握主动,就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磨难洗礼,经过砥砺前行,成长步伐更加坚实,这适用于企业,更适用于国家。

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