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中国在国际享誉盛名的科技巨头,大都想到的是华为、阿里、腾讯等,不过,无论是华为还是腾讯、阿里,都没有垄断过全球市场,十分缺乏统治力。

从该角度来看,大疆集团无疑更适合作为中国的标签,其也是唯一垄断全球的中国科技巨头。

大疆无人机很多人都很熟悉,在无人机领域,大疆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成立于2006年的大疆无人机,发展至今也不过才14年时间,不过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和出色的质量,以及优质的服务,大疆不仅成功开拓出了消费无人机市场,还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消费级无人机品牌。

此外,根据机构统计,大疆占有的无人机市场份额超过85%,其中在美国市场更是高达77%,已经真正做到了“垄断”全球!

《华尔街日报》称它为“首个在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福布斯》曾将大疆的成功与柯达、戴尔和GoPro相提并论。

全球垄断巨头

在中国2020年独角兽排行榜上名列第七,成为近70年来中国唯一一家全球垄断巨头,估值更是超过1660亿。

前段时间,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了一份“警告潜在数据泄漏”的备忘录,矛头直接对准了大疆。

对于美国来说,大疆是比华为还要让人恐惧的对手,针对大疆无人机的封杀,从来没有停止过。

早在2017年,美国陆军司令部就宣称:大疆无人机窃取数据,后来,哪怕科研机构出了报告,证明不存在窃取数据的问题,美军还是坚持封杀大疆。

可结果,制裁了一年,发现市场份额居然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占据了全美 74 %的市场份额。

根本干不动!

因为大疆的产品太好用了,在被封杀的一年里,美军愣是没找到替代品。

大疆的发展过程与美国创业故事十分相像,主人公汪滔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2006年在其舅舅单位不足20平的仓库小屋中,研发出了大疆飞行控制系统。

之后,汪滔拉来了其导师入伙,后者不仅带来了资金,而且还带来了许多有能力的学生,自此汪滔的团队扩充至4人。

经过多次修改后,大疆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飞行控制系统XP3.1正式面世,大疆开始在业内打响自己的名气。

高潮发生在2015年3月,大疆推出精灵3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式四旋翼无人机。

与 GoPro 决裂后的大疆研发了自己的相机,而图传开始使用自己研发的数字图传,加上3轴云台,大疆把无人机做成了集成度极高的产品。

2015年、2016年、2017年,大疆的营收分别是59.8亿,97.8亿,175.7亿,几乎每年都是翻倍的营收业绩。

汪滔说: “ 我们已经不太习惯再去做一个达不到全世界最高要求的产品了,所有人都不习惯了。”

“我们不会设想去做世界二、三流产品,靠便宜取胜——便宜,是自己没本事,拿不出好货来。”

尊重技术,敬畏用户,在竞争中永远保持进化,大疆,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大疆靠什么在行业无敌?

1、核心技术:全球任何一家无人机公司,都很难绕开大疆

大疆是近年少有的完全自主设计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中国公司,完全国产、没有抄袭。

它最大的底气在于,核心技术,其他无人机品牌难以在短时间复制和替代,目前,全球任何一家无人机公司,都很难绕开大疆。

在国际专利申请上,大疆科技全球排名第29。

从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到B64类,大疆累计专利申请量超过4600件。

2、研发实力:25%以上人员是从事研发工程

早在2012年,大疆已经拥有了研发一套无人机所需要的软硬件所有技术条件:操控软件、动力系统机架、遥控器等等。

在大疆8000多名员工当中,其中25%以上是从事研发,工程,再加上每年巨额的资金投入,大疆的核心技术每年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所以就算以前的一些核心技术被一些企业掌握并进行改进,这也不影响大疆在消费无人机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只要大疆的科研实力领先其他企业,他就不怕被别人超越,也不怕核心技术泄露。

3、性价比高:大幅降低无人机门槛

曾经的无人机非常小众化,门槛高,费用昂贵,普通消费者根本就承担不起。

大疆无人机出现后,改变了这种情况,他们利用价格的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甚至走出了国门,成为了中国的骄傲,普通人也能够买得起无人机,超高性价比成为了大疆无人机独特的优势。

2012年,大疆精灵1发布,不足5000的售价,让其成为了高校理工男的首选,大疆成功俘获第一批用户。

4、创新能力:未来无所不能

大疆致力于用技术与创新力为世界带来全新视角,公司以“未来无所不能”为主旨理念。

大疆的开发团队还根据全球不同市场的差异,专门开发了针对单一市场的产品。

比如针对美国市场的所谓“安全”担忧,大疆公司开发了不能联网的机型,这样就保障了无人机获取到的各种信息都能够不被传到外界,也就等于堵住了一些阻挠势力的嘴。

就因为大疆的灵活应对,使得其快速的打开了北美市场,并占领了绝大多数份额。

除了在无人机领域天下无敌,大疆还在手持影像系统与机器人教育领域成为领先品牌。

大疆教育机器人-机甲大师

大疆手机云台

大疆运动相机

大疆飞行眼镜,用头部控制无人机

大疆为什么不上市?

大疆创新被称为无人机领域的“苹果”,这个在深圳土生土长的科技企业,被《华尔街日报》称为“首个在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

大疆却表示,公司一直都不太多关注资本市场,并未有上市方面的考虑。

1、不差钱

大疆对于资本的渴求一直都不强烈,从2013年的A轮融资以来,对于所有领投方都保持一贯态度:不设业绩对赌与上市时间,不开放内部尽职调查,且投资人不能影响和干预公司正常运营。

2018年搞“竞价融资”更是在资本市场造成了轩然大波,被冠以“史上最强势的融资方”的称号,大疆不着急上市自有大疆的底气,之前大疆内部人士曾表示大疆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融资,不需要通过上市来融资。

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大疆创新在2013年1月至今已完成了6次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远瞻资本、麦星投资、中恒星光、新天域资本、Accel Partners等。

2、不缺知名度

整个无人机行业确实形成了以大疆为主导的“一超多强”稳固格局。这个格局在无人机行业的各个领域,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体现。

2012年,大疆创立六年,已经积累了一套完整的无人机相关技术,打通了无人机从软件、到螺旋桨、支架、再到平衡环及遥控器的各个环节。多元化发展农业植保、教育机器人等领域,进入2020年,有传闻说大疆将重点发力无人驾驶。

无人机这东西是高消费的消耗品,必须要做到产品及其的可靠和完善的售后才能吸引到消费者,而大疆给了消费者最佳的消费体验。

3、创始人“技术疯子”:不想与他人分享天空

汪滔被称为“中国的疯子”,他的目标是在各个领域全面超越美国,正如他在朋友圈所说的:“文化、价值观、产品的二等公民我做腻了,期待我们的产品也可以早日让美利坚五体投地!”

汪滔的办公室门上写着两行汉字——“只带脑子”(Those with brains only)和“不带情绪”(Do not bring in emotions)。

“我很欣赏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一些想法,但世上没有一个人是让我真正佩服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比别人更聪明——这就需要你与大众保持距离。如果你能创造出这种距离,意味着你就成功了。”

他希望大疆公司永远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运转,而上市就面临着分权,这应该是汪滔不想看到的。

尾声

目前,大疆已经建成了1500多人的科研团队,累计申请无人机技术专利达4000多项。从2012年大疆进入消费级市场以来,仅七年时间,大疆便成为了全球第一无人机制造商。

汪滔的身价也随之增长到450亿,在《2019胡润全球少壮派白手起家富豪榜》 中排名第六。

Gartner曾预测,202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12亿美元,而这其中起码有五成以上的规模属于行业级无人机。

相信随着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大疆在日后还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触及行业天花板的现实让这块蛋糕很难再做大。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整理自:发明创造 、七禾研究、科技四少、新浪科技、刘旷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