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到底从什么做起?

最近正好有两个例子。

黄浦老城厢龙门邨小区,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可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小区,也有着生活不便的苦处——弄堂不宽,大型车辆开不进来。楼龄很老,每幢楼都住了许多户居民。不少人家过着煤卫合用的生活,分隔出来的厨房区域连一只垃圾桶都放不下。

但这样一个小区,为了垃圾分类,把“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弄堂狭小,就抛弃传统的砌砖头的方式,用轻薄的不锈钢材质,修建一个玲珑别致的垃圾箱房;居民家里住房面积小,“一个垃圾桶都放不下,何况两个?”,就设计出了“可折叠式挂架”,套上垃圾袋就能直接使用;弄堂太窄标准垃圾车进不来,就用电动三轮车进来收干垃圾、电瓶车进来收湿垃圾,然后分类运走。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措施,这个小区用上海人的传统智慧,为垃圾分类开了一个好头。

与之相反的,是曾一度宣传的轰轰烈烈的小黄狗智能回收。小黄狗一共在上海投放了1000多台智能回收设备,但因为小黄狗的大股东广州派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正接受公安等有关部门调查,一大部分的设备处于暂停运营状态。居民担心,智能回收设备最后会不会自己成了垃圾。

在垃圾分类的热潮下,已经涌现出了许多类似的垃圾回收企业,如章鱼回收、猫先生智能垃圾分类等等。他们嗅到了垃圾分类可能带来的政策红利,打着“互联网+智能”的旗号,企图在各种小区、商务楼圈划地盘。但资本总是逐利而去的,指望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企业负上社会治理的责任,许多时候并不如何靠谱,这一点满大街已经破烂如垃圾的小黄车就是前车之鉴。没有真正垃圾分类意识,光靠所谓的“智能”和利益诱导,最后很有可能只会增加治理的负担。

周到态度 | 垃圾分类,切勿急功近利

今年年初,市人代会的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立法,上海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迈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但要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在全市的全面推行,这仍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垃圾分类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同,烟花爆竹原本集中燃放的时间也就过年是过年的那么几天,执法成本相对较低,但垃圾分类是全天候无休止的事情,不可能靠执法力量全年无休地盯着。垃圾分类与交通大整治也不同,智能化的电子警察可以在各个道口肩负起规范驾驶员行为的任务,但摄像头能把每只垃圾袋里装的东西拍清楚吗?

所以,对于垃圾分类而言,不可能单单靠简单的执法性惩罚,就能又快又好地实现。更不可能单单靠本身就带有商业目的的鼓励性奖励,就能令居民趋之若鹜。垃圾分类考验的,首先是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这需要靠反复的教育、反复的宣传,一点一点加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接受程度。其次是精细化治理程度,一百个小区可能就有一百种不同的情况,黄浦老城厢的“螺蛳壳里做道场”,恰恰就是近期比较典型的一个样本。

我们还有许多可以花功夫的地方,比如我家前段时间买了一个干湿分开的垃圾桶,原因在于这个双层的垃圾桶外形美观,也节省空间,高度设计得又非常人性化,换上层的垃圾袋甚至不用弯腰。这种花心思的设计,也是对垃圾分类非常好的鼓励。

当然,我们也不是反对商业化、科技化的元素一起加入到助力垃圾分类的手段中来,用奖惩结合的方式加速垃圾分类的实现。但我们应当切记,垃圾分类不能急功近利,惩罚不是治本之策,智能化也绝非万金油。只有动足脑筋、下足功夫、真正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针对各种问题的人性化解决方法,才是实现垃圾分类最有效率的方法。

踏实走路,精细地走好每一步,才是不走弯路的不二法门,垃圾分类如此,城市的其他治理,其实亦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