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周村区“三级联动”联合教研实施意见》通知要求,在各校校内教研、各联合体教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学期教学实际, 4月10日上午,周村区初中数学主题教研暨学业考试备考研讨会在周村区第二中学召开,全区所有初四数学教师参加会议,经开区北郊中学、文昌湖区萌水中学的老师们也应邀参加。本次初中数学区域主题教研暨学业考试备考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开启了周村区初中学段 “三级联动”联合教研的序幕,促进了各联合体教研活动不断走向深入,为初中数学学科学业复习备考明确了方向和路径,促进了备考质量的科学提升。

周村区召开初中数学主题教研

暨学业考试备考研讨会

春暖花开,微风拂面。按照《周村区“三级联动”联合教研实施意见》通知要求,在各校校内教研、各联合体教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学期教学实际, 4月10日上午,周村区初中数学主题教研暨学业考试备考研讨会在周村区第二中学召开,全区所有初四数学教师参加会议,经开区北郊中学、文昌湖区萌水中学的老师们也应邀参加。本次教研的主题是学业考试备考的有效性,旨在通过交流复习备考经验,促进智慧共享,统一备考思想,切实提升学业备考的实效。

第一环节:公开课观摩

经过各校、各联合体逐级推荐,由周村二中的米春燕老师、周村三中的董杰红老师作为课例主讲人,出示了两节初四数学专题复习公开课。

周村二中米春燕老师,深度挖掘教材,通过变式训练,加强思维策略指导,带领学生感悟了旋转相似的奇妙图形世界。

周村三中董杰红老师,大胆创新复习教学模式,课堂自始至终充满开放性元素,教学如剥茧抽丝,步步深入,让看似简单的三角形绽放了思维之花。

第二环节:互动式评课

北郊中学刘伟老师,周村一中鹿静老师,周村三中刘春艳老师等三位周村区杰出教师,进行了评课发言,毫无保留地和老师们分享了她们的听课感想,并与老师们开展了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执教老师在备课团队的帮助下,基于学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学案导学为载体,通过巧妙的问题引领,引领初四学生理性思考、有序思考,体现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课堂上学生积极活跃,思维灵动。这两节课,数学学科“冰冷的美丽”化为“火热的思考”。

刘伟老师点评:两位老师给毕业班的复习提供了新思路,米老师将课本旋转和相似放在一起,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一转成双,旋转相似一拖二,加深了学生对旋转相似基本图形的理解及相关结论的记忆;董老师从基本图形入手,逐步添线,层层递进,渐入佳境,将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

鹿静老师点评: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感觉这次的教研开展得非常及时,回归课本,挖掘教材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之一。两位老师都以课本习题为载体,米老师研究旋转相似基本图形,董老师逐级添线用一个图形就将三角形的知识做到了比较全面的复习。

刘春艳老师点评:米老师从课本母题出发研究共顶点旋转相似基本图形,不断变化题目背景,揭示数学通性通法。董老师从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出发,逐级添线,开放式设疑,激活学生思维,她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学得津津有味。

第三环节:学业备考经验交流

来自周村一中的崔涛老师、南郊中学的张君老师、城北中学的王昭老师、王村中学的王亮老师作为联合体代表进行了学校备考经验交流。四位老师,精心制作了发言课件,详实而真诚的分享了本校的备考措施和做法。

周村一中重视集体的力量,重视集体备课,优化讲评课,精选课本习题和例题,精讲精练,回归课本,以不变应万变。

南郊中学立足根本,夯实双基,回归课本,整合教材,章节知识系统化;作业全批全改,及时了解学情,不盲目讲课;每周一测保时间保质量,当天批阅,及时讲评和反馈矫正。

城北中学从最基础到小综合、再到大综合,分层推进,螺旋式上升;训练阅读能力,计算能力,画图意识,正确推理能力,建立模型的能力,他们始终坚信:推理是数学的“命根子”,运算是数学的“童子功”。

王村中学以“吃透”课本为切入点,精选课本习题并将其作为母题变式,同时指导学生应试技巧,立足学情,优化模拟训练。

第四环节:区教研员提出备考建议

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朱向东老师作了会议总结,对初四教学视导与蹲点视导的情况作了反馈,提出了下一步学业考试复习备考的思路和工作建议。一是复习要回归课本,要充分研究学情;二是要传授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和技巧,掌握通性通法;三是重视学生动手画图,培养学生作图技能;四是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做到“你难我难,我不怕难;你易我易,我不大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本次初中数学区域主题教研暨学业考试备考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开启了周村区初中学段 “三级联动”联合教研的序幕,促进了各联合体教研活动不断走向深入,为初中数学学科学业复习备考明确了方向和路径,促进了备考质量的科学提升。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周村初中数学老师们在春天播下汗水浸润的信念,期盼在六月收获累累硕果!(图文:梁艳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