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有人在意93年案件的官方结果是“证据不足,不予起诉”,也没有人在意03年案件的官方结果是“14项指控均宣判无罪”。殊不知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一昧的善良往往会唤醒人性中的魔鬼。

迈克尔·杰克逊的母亲曾说:

“迈克尓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爱,我认为他会因为对世界的爱而被铭记。”

10年前,迈克尔·杰克逊因备受莫须有的“娈童”罪折磨导致过度依赖药物。

2009年6月25日,迈克尔因过量注射异丙酚造成心脏病突发死亡,享年51岁。

2019年3月3日,纪录片《逃离梦幻岛》上映,片中两位30岁的主人公Wade Robson和James Safechuck对迈克尔·杰克逊提出多项性虐待指控,称迈克尔曾对年幼的自己性虐待。

10年后,迈克尔再次陷入“娈童”疑云,而这一切显然又是一次用谎言牟利的阴谋。

在迈克尔生前最后的录音中,这位受尽“娈童”案折磨的巨星,即便神志不清依旧心系孩子,他说:

我要为孩子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医院——迈克尔儿童医院,那里会有电影院,游戏厅。

迈克尔·杰克逊善良,温柔,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抚平人世间的苦难。

殊不知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一昧的善良往往会唤醒人性中的魔鬼。

1.不被善待的人,往往更能识别善良

他的唱片总销量近10亿张,巡演观看人数上千万;两度入主摇滚名人堂,坐拥13项格莱美奖项。

迈克尔还是慈善家,人道主义者。他是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助慈善事业最多的人,累计捐献3亿美元,支持了39个慈善救助基金会。

严歌岑说: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迈克尔从5岁开始就在酒吧表演,在本该被宠爱的年纪,围绕他的只有辛苦的表演和父亲的责骂。

不被善待的童年造就了迈克尔善良的个性,生活中,他对每一个人都温柔且体贴。

2006年,迈克尔第七次访问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时,为了不让人失望,迈克尔花了几个小时和每个需要的人合影。

1988年,他为孩子们建造了一座“梦幻庄园”,向全世界孩子免费开放,特别针对生病和家里贫穷的孩子。

在“梦幻庄园”,迈克尔收养了许多孩子,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即便在第一次被曾帮助过的孩子以“娈童”罪起诉,迈克尔仍旧没减少对孩子的善意。

迈克尔右臂常年佩戴黄色袖章,寓意“铭记这地球上所有孩子所遭受的痛苦与死难”。

2005年,迈克尔在出席第二次“娈童”案的庭审时,依旧佩戴着袖章,讽刺的是,这次的原告又是他曾资助过的孩子。

迈克尔用最大的善意去对待每个人,却忽视了人性中有一种东西叫做贪婪。

贪婪的人性,可以让天使一夕之间变成恶魔,将爪牙伸向曾经的恩人。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迈克尔无底线的善良。

2.善良失去了棱角,就容易受到伤害

1992年,男孩钱德勒身患重病,面临生命危险,迈克尔为他支付医疗费,邀请他到梦幻庄园做客,还带着钱德勒及其母亲参加活动。

1993年,钱德勒指控迈克尔与自己发生了性关系,索赔6000万。

为了新专辑宣传和世界巡演,迈克尔不得不选择“庭外和解”,支付2330万美元给男孩父亲。

第一次“娈童”案以庭外和解告终,迈克尔并没有因此提高警惕,而是一次次把善良付诸在错误的人身上。

2003年,受有心人的煽动,迈克尔拍摄了纪录片《迈克尔·杰克逊大追逐》,该片播出后,他再次成为猥亵罪的被告,原告又是他的资助对象:男孩加文阿维佐。

2005年,经历两年的调查后,迈克尔娈童案庭审结束,14项指控均宣判无罪。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之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

钱德勒提起诉讼,恰好是在迈克尔拒绝了帮他们父子拍电影的请求之后。

无独有偶,加文阿维佐提起诉讼,恰好是在迈克尔不再为这一家提供经济援助之后。

在这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贪婪和恶毒。

在农夫与蛇的故事中,恶毒的蛇不仅不懂感恩,一旦农夫停止提供帮助,便无情的反咬一口。

对于迈克杰·杰克逊来说,两起案件无疑是灾难,灾难的起因除了人性不可测,还有无底线的善良。

无论何时,善良应该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保护好自己。

行善虽不求回报,但善良失去了棱角,就容易被轻视,善良失去了原则,则容易被利用。

唯有当你的善良自带锋芒,长出铠甲,才能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保护自己。

3.人们盼望他陨落,只因他是迈克尔·杰克逊

比以怨报德更令人心寒的是人们对迈克尔的两次案件都抱着“看好戏”的心态。

人们盼望他陨落,只因他是迈克尔·杰克逊

“娈童”案后,媒体迫不及待为迈克尔的贴上“娈童”“虐待动物”“漂白皮肤”等标签,大众对他的误解在媒体的渲染下越来越深。

没有人在意93年案件的官方结果是“证据不足,不予起诉”,也没有人在意03年案件的官方结果是“14项指控均宣判无罪”。

如果说第一宗娈童案是原告有预谋的敲诈,那么第二宗娈童案已然是恶人的集体狂欢。

2003年,当迈克尔第二次成为被告时,各种种族主义者、小报记者、想从中牟利者,一哄而上,试图将迈克尔钉在耻辱柱上,让他入狱,或交出巨额赎金。

要知道,在2003年之前,洛杉矶的检察官只有在证据十足的情况下才会提出诉讼,对于性骚扰案例,一年提起诉讼的不超过10宗。

但是迈克尔·杰克逊被起诉时,他们的热情瞬间高涨,明知没有确凿证据,仍然坚持起诉。

即便迈克尔最终被宣判无罪,大众一致的呼声却是“他怎么可能无罪”。

中亚古国花刺子有一古怪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被晋升,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

在杰克逊的两起案件中,所有事件的推动者都是花刺子国的君王,他们不在乎信息的真实性,只在乎消息是否合自己口味,对自己有利。

对自己有利的消息,即便是谎言,他们也愿意欢呼传播。他们对谎言的传播助长了恶人的气焰,他们同样是恶的制造者。

人并非天生善良,善良只是一种选择。生而为人,如果做不到善良,至少不要作恶。

在迈克尔死后的第三天,93年娈童案的原告钱德勒承认当年是在父亲的怂恿下诬陷迈克尔,目的只有一个:钱。

这一真相,对于迈克尔来说已没有任何意义,他的精神世界早在2003年那个晚上已然崩塌。

2009年6月25日,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这位曾经用所有温暖和善意去拥抱世界的大男孩撒手人寰,死于过量注射异丙酚。

涂磊在《爱情保卫战》中说:

当善良遇上险恶的时候,是谁会受伤呢?

是善良。

那我们到底是要做善良的人还是作恶人呢?

我们既不要不要做善人,也不要做恶人,我们要做恶的善良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