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造假!不要被你在朋友圈的“人设”所奴役!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事求是才是最切实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这样最省心省力,也最容易让你取得进步。

但谁让我们还有朋友圈这个大杀器呢?

现如今,当你的朋友圈里三教九流,认识或不认识的,家人、朋友、熟人、同事......都在一个圈子里的时候,你还会、还敢玩真心话大冒险吗?

每天都有人在朋友圈里发射自己或真或假或半真半假的信号,期望着某个人看到,并获得一个良好的反馈。

我们所有的心机都用在了朋友圈的人设上面,朋友圈也越来越像是一个舞台。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每一个人也都是自己朋友圈里的明星。

不要造假!不要被你在朋友圈的“人设”所奴役!

“朋友圈都是营造个别人看的橱窗”

知名主持人蔡康永认为,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是找到了生活的重心。他说,“看一下我们的朋友圈就知道了。我们为了要营造给别人看的橱窗。压抑了多少自己。”

实际上,表达的欲望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大概是因为骨子里的孤独感,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外界、别人的重视和认同。

所以呢,人们特别喜欢展示出自己最漂亮的一面。

深夜在朋友圈发一张办公室电脑的配图,再加上一碗大桶面,那是什么意思呢?

你们看,我这么晚还在工作,为了工作吃方便面,这就证明了我是一个勤奋努力的人,我很上进,我在加油......快了夸夸我吧!

但真正勤奋上进的人顾不上,也没有这个心思发朋友圈。或者说,他们没有顾影自怜的需求,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常态,你看阿里巴巴办公大楼半夜灯火通明,有人在朋友圈撒娇嘛?

真正熟悉你的人可能会知道你真实的一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有十二天在真正努力都算是奇迹了。

懒散惯了的人偶尔努力一下,就以为自己在拼命了。

不要造假!不要被你在朋友圈的“人设”所奴役!

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心力,往往是用错了地方。

拍漂亮的图片,晒漂亮的风景,在旅游,在学习,在任何一个很漂亮的场合,我们都想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人生真的很漂亮。

可实际上呢,人生并没有那么多漂亮和美好,在大多数时候,人生都是不漂亮的,生命一页一页地翻过,里面记载的大都是些平庸的、琐碎的鸡毛蒜皮。

而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漂亮的时刻不够用来展示的,所以,要修图,要费心机,要打造人设,在朋友圈表演这件事上,许多人都发挥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和毅力,每个人都可以身兼数职,既是导演、编剧,又是美工、演员。

书到用时方很少,临到表演时才恨自己才华不够,人在这时候对自己的要求是最高的。

但就算是你以为自己表达出了你以为的,在别人眼里你也只是你以为的而已。

同行是冤家呀。

不要造假!不要被你在朋友圈的“人设”所奴役!

如果有一天微信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打假,那么朋友圈里那些寄托了无数虚荣、炫耀、自怜、矫情、撒娇、宣泄等等情绪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一定会中枪无数吧。

其实不止在朋友圈,就是日常当中,我们也习惯性地隐藏自己真实的一面,朋友圈只是放大了这点罢了。

人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呢?

一方面是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说真话往往会得罪人,善意的谎言是礼貌、有教养的体现;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的真实一面不够漂亮、不完美,展现出来会让自己不自信。

但谁不都是一个不完美人呢,“造假”这件事一旦形成习惯,一定会让你得不偿失。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不要造假!不要被你在朋友圈的“人设”所奴役!

当然,世间找不出一个完全不自欺欺人的人。

或多或少而已。

所谓“人设”这个东西,就像是手里把玩的那些小物件,看似是很珍贵、很喜爱,但早晚是落了一声“哎”,破了。

人设也是如此,不是自己崩掉了,就是被别人拆穿了。

在金庸的《笑傲江湖》里,岳不群费尽心机打造出来的名门正派、正道领袖的形象,终于是落了个伪君子的下场,让真正关心他的人痛不欲生。

你担心什么、想要什么,你就会在乎什么,就会被什么所奴役。给自己贴标签、造人设,最痛苦、最费力,也是最无用的徒劳,莫过于此了。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