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龙华区试点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将以基础托管服务为主,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自主做作业、阅读、游戏、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科普活动、观看适宜儿童影片等。龙华区是海口市的旧城区,人口密集,麻雀学校众多,为缓解城区公办学位紧张问题,区教育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对辖区内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通过改扩建学校、调整学校布局等举措,不断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

4月10日上午,在海口坡博坡巷棚改片区,一台台正在施工的起重机格外引人注目,阳光照耀下,露出地面新建的水泥建筑在废区中格外抢眼。这是海口市坡巷小学,一所办学规模38个班,可容纳学生1655名的新建小学。该校综合教学楼预计今年8月底竣工,将大力缓解坡博坡巷片区就学压力。

近年来,龙华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领域各项改革,优化配置、强化师资、做好课后服务……在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新形势下,龙华区教育局积极适应新常态,紧跟教育新局势,主动调整教育新方向,率先发出海口教育强音。

均衡配置

打好教育惠民的底色

龙华区是海口市的旧城区,人口密集,麻雀学校众多,为缓解城区公办学位紧张问题,区教育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对辖区内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通过改扩建学校、调整学校布局等举措,不断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

“听说坡巷小学今年8月就能竣工了,我的孩子正好9月份赶上一年级。”原家住博巷路口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房子在属于棚改片区,片区人口密集,附近学校的学位紧张,他十分担心孩子的上学问题。“现在好了,孩子的上学问题解决了,学校就在家门口,也不用担心接送。”王先生高兴着说,如今棚改片区,有了配套学校,坡博坡巷的百姓也都喜上眉梢。

龙华区一直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谋划。区委书记、区长和分管副区长深入学校调研,建立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制度,谋划教育发展。定期召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联席会议,形成了全区各职能部门全力支持教育机制。据龙华区教育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华区利用棚改做好教育配建,预留教育用地,新建或改扩建坡巷小学、面前坡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积极优化了片区学校布局。

2018年,滨涯幼儿园的顺利开园标志着龙华区“一校两园”项目有了进一步的开展。据了解,2018年龙华区共投入资金12816万元进行龙桥学校多功能综合楼、农垦二小综合楼、新谭小学教学综合楼、龙泉中心小学教学辅助简易房、滨海小学教学楼及配套设施、区中心幼儿园教学综合楼、扬亭幼儿园教学综合楼、农垦机关幼儿园教学综合楼、二十六小学校园配套等项目建设。

此外,龙华区还投入943万元用于秀峰实验学校、龙桥学校等5个游泳池建设项目。

强基壮体

培养优良教师队伍

教育人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龙华区不断探索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保障、激励和引进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教育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教育人才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果显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龙华区教研人秉承“正己惠人,卓越创新”的室训,扎实有效开展“乡镇教育帮扶”“海京联动教研”“学区制教研”“教学视导”等重点工作。通过全员培训、“名师带徒”等方式,对全区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加速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与北京西城区、北京丰台区共同举办第六届“海京杯”课堂教学交流及培训活动,积极引进优质资源。

近两年,龙华区多措并举落实 “4.13 ”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做好人才工作。加大人才机制改革,制定《海口市龙华区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工作方案(审议稿)》,架构教育人才引进框架。2018年至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45人,调入19名优秀教师,交流18名校长和18名教师,占全区专任教师的1.2%。

此外,龙华区还积极开展“教师暑期全员培训”、“校长论坛”等培训,参加培训人员达5000余人次,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为了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自2015年以来,龙华区派出126名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有效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聘请40位兼职教研员深入乡镇帮扶,探索校际之间教师交流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共派出28名教师分批到临高等地开展支教活动,促进了县域间教育交流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龙华区积极推行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成立50名专兼职督学队伍,在责任督学的引领性督导下,区里不少学校的内涵发生“裂变”,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做好课后服务

彰显教育温度

“4点半难题”困扰家长已久。孩子放学了,家长没下班,家长对托管需求的呼声逐渐高涨。继去年海南省教育厅发文明确中小学可提供课后服务至晚上6点以后,2019年海口市龙华区率先试点推行课后服务。目前,这项服务已在海口市秀峰实验学校、海瑞学校、农垦二小、二十六小等学校试点推行,待试点工作成熟后在城区学校全面铺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4月9日下午5点,在海口市龙华区海瑞学校的操场上一片书声琅琅。该校教师黄燕妮带领着30余名参加校内课后服务班的一年级学生正在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

“我们利用学校的教室、怀贤亭和怀德轩给学生提供阅读空间。学生可以在接受托管的一两个小时内自主写作业,遇到问题也可以举手问老师。”据该校德育处主任邢潍淦介绍,学校自本学期开学以来,向有校内课后服务需求的家长分发了登记表,筛选出确实有需求的307名学生,编排了一至五年级9个课后服务班,并遴选20余名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参与课后服务。

放学时分的海口市秀峰实验学校,也是同样景象,教室里依然回荡着孩子们稚嫩的笑语。“我们启用了三个活动教室、一个体育馆以及室外作为课后服务场所,每间活动教室内容各有侧重,这是书法手工室,这是信息技术室,这是舞蹈合唱室......”秀峰实验学校老师唐敏向记者介绍道,秀峰实验学校的学生放学之后要经历一次“分流”,正常离校的学生由老师带领离校,报名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在老师组织下,根据学生要求,带进不同的教室,开展自主兴趣活动、自主趣味阅读等课外活动。

“托管服务的时间刚好解决了我们的接送难题!”海瑞学校一年级三班石金禾的家长石泉先生对该项托管服务十分满意:“孩子四点多就放学了,我们六点钟才下班,以前都要请假来接孩子,有时候不能请假,孩子就只留在学校让老师看着。现在能统一托管,我们上班也就放心了!

目前,龙华区试点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将以基础托管服务为主,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自主做作业、阅读、游戏、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科普活动、观看适宜儿童影片等。“各学校也可根据本身具体情况开展特色托管服务。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公益性校外机构可在托管时间内开展艺体、科技、拓展训练等特色课程。”龙华区教育局局长吴健好表示,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是有效解决“放学早、接送难”问题,保障学生课后安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推行课后服务不仅仅对于解除家长后顾之忧、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有积极的作用,也是龙华区推进‘教育最强区’建设、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让大家具有更多来自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吴健好说。

记者:刘骄骄

编辑:陈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