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小艳律师昨日发微博称,自己担任法律顾问的公司旗下艺人莫小棋,收到视觉中国发来的一份文件,要求为所使用的图片付费。莫小棋所指的是剧照,不属于新闻照片,该剧照的版权应属于剧组,演员在宣传时可使用,视觉中国并未出示剧组的授权,因而可以说是侵权行为。

原标题:[紫牛新闻]演员莫小棋怼视觉中国:我发自己的照片,也要付费?

昨日,视觉中国因照片版权问题遭到了不少质疑。有知情人士发文抨击视觉中国拿剧组拍摄的剧照向艺人索要版权费,而剧组并未将照片授权给视觉中国。

这一消息也得到了演员莫小棋的证实和公开转发:“我自己的平台,发我自己的照片,结果还收到通知要求我付版权费,有点健忘我什么时候授权过贵平台?”

今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莫小棋一方。同时,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摄影师要维权,认为视觉中国擅自把属于他们的作品销售。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搞清楚肖像权和摄影著作权的区别,艺人如果在公开场合被拍摄了新闻图片,版权属于摄影师,但如果作为商业用途,则还需要经过肖像权或者说物权所属人认可才可以,否则属于侵权行为。莫小棋所指的是剧照,不属于新闻照片,该剧照的版权应属于剧组,演员在宣传时可使用,视觉中国并未出示剧组的授权,因而可以说是侵权行为。

  自己的剧照也要付版权费?

未获剧组授权

从给黑洞照片打上版权,到被网友扒出网站明码标价出卖国旗、国徽、故宫等图片。视觉中国接连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新华社点名批评。新华社发文称:打着版权保护幌子做起生意,怕是不太合理。4月12日凌晨,天津网信办连夜约谈视觉中国,责令全面彻底整改。

昨日,质疑也波及到娱乐圈,视觉中国的明星用图收费也存在问题。王小艳律师昨日发微博称,自己担任法律顾问的公司旗下艺人莫小棋,收到视觉中国发来的一份文件,要求为所使用的图片付费。

其中,居然有莫小棋之前一部热播剧《天衣无缝》的剧照。令人不能接受的是,“这些剧照均是通过剧组的渠道获取,并不是从网上直接搜索下载的,居然被要求付费?”律师的长微博,莫小棋也转发了,气愤称“我自己的平台,发我自己的照片,结果还收到通知要求我付版权费,有点健忘我什么时候授权过贵平台?”

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王小艳律师表示,其实去年公司就收到来自视觉中国发来的付费邮件。“莫小棋自己有一个关于星座方面的公众号,其中有一些不少关于星座主题的文章,也会涉及其他明星。尽管小棋跟他们很熟悉,但并没有从他们那儿要照片,而是选用了网上照片。主要是找图的时候,并没发现有版权纠纷。”但经过律师协商后,为防止侵权,还是购买了视觉中国的套餐照片。

王小艳说,但前天又收到“续费”通知,被告知使用图片已经超过套餐费用,仔细核对图片使用报告中照片清单时,竟然在其中发现了莫小棋自己的剧照。“这个之前在剧组时就清楚,这个是跟剧组签过合同的,版权应该属于剧组。然后演员在宣传时可以使用。但视觉中国就此向我们收费时,并没有出示剧组的授权。据公司跟剧组沟通的结果,应该是没有相关授权。”

涉嫌侵犯艺人肖像权,

打着版权旗号胡乱行事

“更令人诧异的是,点开某一张艺人图片在视觉中国上的链接,里面显示:未获得人物肖像权或所有物权。没有获得人物肖像权的图片就拿出来卖?居然还卖到艺人经纪公司的头上?”王小艳还在微博中提及,“这样的公司,做出把黑洞照片、国旗国徽照片标注成自己版权的事,也就不难理解了。我甚至怀疑,视觉中国是否随时把网上的照片加上自己的水印,就当做自己的照片去卖钱……视觉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是好事,版权应该被保护,但吃相太难看就不雅了,你们到处发函,保护自己的版权,那你们侵犯艺人肖像权的事,啥时候好好聊聊?”

王小艳表示,一般艺人都会有专门团队负责管理艺人的写真照片等,防止有侵犯肖像权的事情发生。但现在自媒体很多,艺人的照片用的量太大,有时真的顾不过来,维权成本很高。大多是交涉后删除了事,只有在对形象影响很大,影响广泛时,才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采访中,莫小棋也对紫牛新闻记者表示,“其实大家对版权越来越重视是好事,我作为演员特别清楚版权对一个片方,对投资方的意义。我支持维权,但不支持打着版权的旗号胡乱行事。”

最近葛优不止一次维权滥用“葛优躺”图片,实在是由于对自身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早在2018年年初,艺龙网就因擅自发布含有“葛优躺”表情包的微博,用作商业宣传而赔偿了7.5万元。

最近,葛优又把一家在公众号内使用他表情包的公司告上法庭,这家公司在2016年7月20日的官方公众微信号推文里推送了一篇标题名为“假如葛大爷也炒股……”的文章,并且在文章内容中放入了大量有着葛优经典表情包的图片并配上字。“这波行情我早预料到了”“这只绝对是大牛股”“我要补仓,别拦我”“这只股没买是我人生遗憾”等字样配到了葛优的肖像图之上,有让公众误以为葛优是其公司用户的嫌疑。

版权属于自己的图片“被销售”

不少摄影师加入维权行列

图库销售的图片内容种类很多,包括图表、史料图片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来源是摄影师的作品。视觉中国事件也引来不少摄影师维权,称自己的作品未授权视觉中国,却被打上了水印销售。

旅美摄影师阮克强在微博上晒出系列图片配文说“去年我这张入围搞笑野生动物大赛Finalist的图片,所有的外媒报道时版权信息都写上我的,可是到了国内中国日报引用时居然版权成为视觉中国了,后来我又查了下发现视觉中国在收费卖这图片,纯粹的流氓行径。”

阮克强还解释,这张图片他没有授权任何图库,所以不存在被与视觉中国合作的外国图库倒卖的可能。“当时只是与大赛的英国主办方签了合同,但合同里明确标明我拥有版权,所以国外其它媒体应用时都有标注。”他也表示,怕回国内打官司走程序比较麻烦,这也是摄影师维权的难点。

如果说知名影展、影赛的图片有“销量”,令一些网友不解的是,很多发布在网络空间的图也被打上了“视觉中国”的水印。网友赤脚看客发文称,一张他在2013年1月拍摄的图片也被盗用。“当时报道一位月薪很低清洁工的日常生活,发在搜狐微博和百度贴吧,版权什么时候成了他们的了?”甚至有公司表示,曾经在视觉中国购买图片,发现对方也没有版权,被真正的原作者起诉,最终对方告了视觉中国,该公司也因连带责任被诉。

  肖像权和摄影著作权有区别

艺人的新闻图片不得作商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徐先生,他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当初合作是视觉中国找到他希望能够将图片上传。“国内其实图片社不止一家,大家都想拿到独家的好图片,所以也有竞争关系。”徐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一般图片网站都会与摄影师有协议,对图片的署名、用途等做出解释,单张图片的销售双方分成。“严格来说,这些图片的版权仍在摄影师那里,网站只是与摄影师合作取得一个授权,管理和销售图片,一般来说不存在买断版权。”他认为,图片网站的存在确实帮助了部分摄影师维护了自己的版权,但是部分网站也确有偷换概念,为了盈利同样在做着侵害知识产权的事,把维权做成了生意。 

这次有一些明星发文,认为自己在公开场合被摄影师拍摄的照片,自己不仅拿不到钱,如果要用还要向网站购买。艺人莫小棋遭遇视觉中国“索费”,反映的是肖像权和摄影作品著作权之间的冲突。“如果艺人专门请摄影师来拍摄,一般会有协议版权归属问题,但是在完全公共场合或者新闻采访中拍摄的艺人出现的图片,摄影作品著作权属于摄影师。”徐先生表示,但是艺人仍然拥有自己的肖像权,所以这些新闻图片应属于编辑类图片,即新闻机构和刊物可以在取得摄影师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但如果作为商业用途,则还需要经过肖像权或者说物权所属人认可才可以,否则属于侵权行为。

  集体吐槽背后

是知识产权知识“短板”

“昨天网上的吐槽是带有很多主观情绪的,包括一些企业晒出来怼视觉中国的图片,认为里面有自己的LOGO,产品和建筑,成了别人的知识产权,还引起很多调侃,这其实并没有搞清著作权的概念。”徐先生认为,这些公司的标志、建筑等元素并不能等于摄影作品的制作权。拍摄过程中是“二次生产”过程,摄影师要运用相机,以主观的构图,调整光圈、感光度等等来进行创作,这实际上产生了摄影师本人的著作权。著作权法和商标法保护的范围不同。商标权保护的是商标的独占性,保证消费者能够避免混淆,法律禁止的商标侵权手段主要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拍摄带有商标的产品,并不侵犯商标权。

“没想到这次黑洞图片引起的科学关注很快被盖过,让视觉中国上了风口浪尖。”徐先生表示,关注知识产权是好事,但是更希望大家能去了解一下相关法律,对于各种情况的版权问题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而不是成为一场狂欢。“自媒体一直是侵权的重灾区,有很多也被起诉过,但是我们要把合法合理的权利主张,同一些网站的钓鱼手段、营销型执法区分开,切实加强版权意识,维护广大摄影师、创作者的利益。”

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刘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