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介绍说,母亲缺乏微量营养素不仅影响乳母本身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还会影响分乳汁中叶酸含量,进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发育。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徐美虹认为,女性如何管理孕期哺乳期体重,不仅影响母亲健康,同时关乎婴幼儿发育。

本报讯 (记者杨晓晶)由中国关工委儿童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妇幼健康研究会及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9年中国妇幼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日前在京召开。在这场以“新人群、新学术、新市场”为主题的论坛上,业内人士对当今母婴营养现状、细分领域的发展等进行了探讨。

注重孕产妇营养 关爱婴幼儿成长 2019年中国妇幼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举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儿童的营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不仅身高增长了,消瘦率、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以及不同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也明显下降。然而一些错误饮食观念依然存在,并影响着孕产妇以及婴幼儿的营养健康,更关乎孩子成人后的身体素质。

生命早期是疾病预防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汪之顼表示:“孕妇营养很重要,但并不是体现在多吃,不利的膳食都会带来问题。”据汪之顼介绍,目前我国孕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8.9%,即5个孕妇中就有一个是孕期糖尿病,调查表明主要诱因就是过度饮食。

“尤为令人担心的是,母亲的肥胖进一步导致了我国早产儿的高发。”汪之顼强调说,“宫内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会在代际之间积累。比如孕期糖尿病就可能遗传给下一代,乃至下下代。”

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是奠定孩子生长发育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可以通过营养来干预成年慢性病的“窗口期”。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教授余焕玲分析认为,胎盘对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关系到后续成长中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认知疾病和神经心理疾病的发展。母体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可影响后代的早期脂质代谢。“整个妊娠期和哺乳期对人一生的健康和寿命都有相应的影响。”余焕玲强调说。

在生命早期健康中,叶酸的作用不可小觑。据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研究员王琳琳介绍,研究已经证实增补叶酸可以降低神经管缺陷、唇腭裂等的发生风险。所以妈妈在妊娠期与哺乳期补充叶酸,对胎儿组织快速生长和发育关键期尤为重要。然而调查显示,很少有女性在怀孕前或怀孕初期按照建议服用叶酸,母体的叶酸水平通常不能达到保护性浓度。“我国应该推行叶酸强化的计划的出台。”王琳琳建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柳鹏则分析了微量营养素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他介绍说,母亲缺乏微量营养素不仅影响乳母本身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还会影响分乳汁中叶酸含量,进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发育。

大量研究证明,孕产妇的营养健康对婴幼儿的成长具有很大影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宝利通过分析微生物组与糖尿病并发症、代谢性疾病的心血管并发症相关性,发现肠道菌群能够影响妊娠糖尿病风险,生物利用性超过90%。这对妊娠糖尿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徐美虹认为,女性如何管理孕期哺乳期体重,不仅影响母亲健康,同时关乎婴幼儿发育。面对目前女性肥胖率高发态势,她具体介绍了全谷物的作用。全谷物是典型的低升糖指数(GI)食物,营养消化和吸收速率低,富含膳食纤维,抗性淀粉(RS)和低聚糖。可延缓胃排空,限制葡萄糖吸收,促进饱腹感,增加脂肪氧化,减少脂肪存储。而且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有利于血糖调节和降低疾病风险,是非常适合孕期哺乳期女性的食物。

拥有良好的健康素养才能建立正确的饮食行为。而目前很多人还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去饮食,其中很多行为都是缺乏科学依据。“比如我国月子文化中对哺乳期的妇女怎么吃有非常多的规矩,而这些老讲究有很多都是错误的。”汪之顼介绍说,例如,很多老人不主张产后妇女摄入生冷的蔬菜、水果等。而根据营养分析,为了分泌高质量的乳汁,产后妇女每天需要通过膳食摄入150毫克维生素C。但是调查表明,目前新手妈妈的维生素C的摄入量只有60毫克左右。

只有增强正确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才能具备正确的喂养技能。与会专家表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婴幼儿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如今新消费驱动下,婴童营养已然不断创新升级,推动正确的饮食观念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