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或称肉绒、肉酥。肉松是将肉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它适宜保存,并便于携带。

从蒙古帝国早期,成吉思汗驰骋欧亚作战时的干粮就是肉松和奶粉。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的记述,蒙古骑兵曾携带过一种肉松食品。肉松制作简单无需“秀润加工”,蒙古早期便已完善。清朝的前身大金并无肉松传说,而后金清朝被蒙古饮食影响,随之纳为己用。用牛肉、羊肉、猪瘦肉、鱼肉、鸡肉除去水分后而制成的,肉松是亚洲常见的小吃,在蒙古、中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很常见。

一般的肉松都是磨成了末状物,适合儿童食用,将肉松拌进粥里或蘸馒头食用。或加入红糟、白糖、酱油、熟油精制成。 外面卖的肉松虽然好吃,但是说到底还是自己做的比较卫生。

需要准备的材料:猪肉,葱,姜,酱油,五香粉,蚝油,盐,白糖

步骤:

1.将猪肉洗净(猪肉选取后腿部位的即可,略微有点肥的也没关系,太瘦了炒的时候也要加点油,不然口感会太硬),切成小块,放锅内,加入适量清水、葱、姜。(烧开后煮15分钟左右即可,看肉块大小)

2. 然后煮沸,把白沫撇出,再转小火煮至,肉软烂,用筷子能扎进去即可。然后捞起放凉。

3. 用擀面杖逆着纹理擀碎,一定要擀的碎一点。用手撕也行,要撕的特别细,不如擀着快。

4. 全部擀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哒。

5. 放入炒锅,加入酱油、五香粉、蚝油,再加入盐和白糖(喜欢重口味和深色的朋友,可以在调料上做调整,想颜色深点,可以多加点老抽。)。

6. 开始炒肉松,记得不停搅拌,不要太大火。不停的搅拌,慢慢的水分丧失,肉松变得干燥轻盈,期间尝尝味道,及时调整调料的量。

7. 最后炒到这种状态,不需要太干硬,细腻有细微的茸,很松软即可。

由于猪瘦肉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钠离子,而大量的酱油又带来了相当数量的钠离子,因此饮食中需要限制食盐的朋友要少吃点。另外,由于加工过程中还加入了白糖,使得原本瘦肉中含量很低的碳水化合物也增加了许多。有些肉松还加入了大量脂肪,味道更加香美,但是所带来的能量也增加了不少。肉松热量都远高于瘦肉,属于高能食品,吃的量和频率都要有所控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