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遨游太空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2018年伊始,中国禁止进口二十四种不同类型洋垃圾的禁令生效,全球数十亿美元的废物处理和回收行业已经受到巨大冲击,当中国最终拒绝成为全球垃圾场后,世界应该醒来了。

  “英国人一觉醒来,就闻到了咖啡杯的噩梦。”

  图片来源British

  近日,受垃圾无地可运的影响,英国伦敦市中心的几十家星巴克宣布每杯咖啡涨价5便士;反之如果能自带杯子,那么便优惠25便士。中国全面启动洋垃圾进口的禁令,让许多发达国家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类似的“蝴蝶效应”。

  禁令出台之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港口码头常常可见装满各种垃圾的新集装箱被安置上船,百万吨塑料垃圾、数以亿计的电子废物被运往中国,经过分拣处理再制成新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如此循环往复。而如今,中国的洋垃圾禁令让这样看似合理的链条很难再继续运转了。

  图片来源CNN

  中国拒当全球垃圾场后,印度制造抢着要“熊抱”新垃圾场?

  随着中国洋垃圾禁令的生效实施,中国对于洋垃圾带来的“副作用”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有些发展中国家却依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法抽身。印度这几年一直进口洋垃圾、长期燃烧化石燃料和垃圾,从而导致大范围严重的污染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疾”。

  印度总理莫迪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对此就有印度网友戏谑称:“我们的泰姬陵都被熏黄啦!”不过虽然印度官方曾多次要求减少洋垃圾的进口,但却遭到印度民间制造企业的强烈反对,一些人甚至认为“应当鼓励进口而不是禁止进口,我们需要这些制造原材料”。如此两头为难的境遇,印度还能坚持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摆在眼前的严重污染问题却不能让印度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印度工厂一角/ 图片来源Gineersnow

  中国洋垃圾禁令天雷滚滚,西方多国按捺不住了!

  作为曾经全球最大的垃圾进口国,中国的一纸禁令切断了全球经济的“黑色产业链”,让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垃圾经济”面临十分尴尬的遭遇,希望能重新进口;预计在澳大利亚,约有619000吨的材料(价值5.23亿美元)将受到影响;英国每年向中国运送的50万吨塑料或将没有能力处理;在美国,媒体甚至用“混乱”来形容洋垃圾禁令之后美国垃圾处理的情况。

  对于西方发达国际希望我们重新进口洋垃圾的这一诉求,中国网友回击道:“用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健康换你们的好环境,我们不答应!”(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