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防范化解保险欺诈风险,促进保险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及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渤海人寿特编辑制作本期内容,以提高保险消费者对欺诈的认识,增强保险消费者防范欺诈的意识和能力 。

什么是保险欺诈

保险欺诈,是指行为人假借保险名义或利用保险合同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类欺诈行为和保险合同诈骗类欺诈行为等。

保险欺诈的危害

对保险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危害:扰乱保险行业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社会信用。

对保险公司的危害:经济损失,影响公司财务稳健性和盈利水平,给保险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声誉损失,欺诈往往导致投保人对保险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不信任,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

对保险消费者的危害:直接蚕食保险消费者的保险金,损害保险消费者的风险保障;增加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间接侵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险欺诈带来了负面示范效应。

反保险欺诈的意义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

有利于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有利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

我国反保险欺诈立法情况

① 法律规定

我国对于保险欺诈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刑法》和《保险法》。《刑法》第198条、第224条、第225条分别对保险欺诈行为涉及的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及相应的刑事处罚措施做出规定。《保险法》第174条规定了保险诈骗行为具体情形及相应的行政制裁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如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了保险欺诈罪的起刑标准及情节判定标准。

② 《关于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2年,监管机关出台了《关于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反保险欺诈工作的目标任务,系统规划和部署保险业加强反欺诈的各项工作,实现了与国际保险监管规则的衔接,是一段时期内构建科学有效的反欺诈体系机制的指导性文件。

③ 《反保险欺诈指引》

2018年2月,监管机关发布《反保险欺诈指引》。《反保险欺诈指引》旨在构建保险业欺诈风险管理规范和反欺诈技术标准,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保险欺诈风险。

④ 其他规定

针对反欺诈工作中的特殊问题和特殊领域,监管机关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车险反欺诈工作的通知》、《关于防范利用网络实施保险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专门的规范性文件。

典型案例

2014年12月9日,陈某在其儿子已溺水死亡的情况下,与A人身保险公司保险营销员况某合谋,通过况某在A人身保险公司为其子购买意外保险。同月21日,陈某向A人身险公司报称其子于当日溺水死亡,并提供虚假死亡证明、土葬证明等材料给况某婷,让其代为办理保险理赔手续。况某在明知材料不真实的情况下,仍代理陈某向保险公司索赔,陈某最终获得保险赔偿金10万元。

定性

经法院审理,被告人陈某、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保险诈骗罪。

判决

2015年5月,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陈某犯保险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被告人况某犯保险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

我公司已开通保险欺诈举报渠道,如您发现与我公司相关的保险欺诈行为,可拨打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电话4008-667-668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进行举报,我们将采取保密措施保证举报信息不被泄露。

点击文字查看近期精彩内容

·渤海人寿三周年回眸:不忘初心 服务社会 以本图存 方得始终

·致敬历史 融入时代——九图掠影三年成长路

·渤海人寿与10家银行、6家险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到底有多强? 探秘渤海人寿总精算师的终极奥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